礼县红河镇:产业基地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陇南日报通讯员 杨彦龙
眼下,礼县红河镇大棚西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圆润饱满的西瓜缀满藤蔓,田间地头洋溢着喜悦。这片依托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党建+企业”携手打造的“甜蜜基地”,不仅孕育出高品质的西瓜,更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群众增收的“新引擎”。
红河镇平均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6.8℃,无霜期180天,早晚温差大的独特气候,赋予了西瓜糖分积累的绝佳条件。近年来,红河镇瞄准产业结构单一的痛点,引进礼县创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650万元流转约500亩土地,建成了集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大棚西瓜种植基地。千余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在川坝地带铺就一幅现代农业新图景。
“以前地里种玉米、小麦,一年忙到头也剩不下多少钱。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不仅每年能拿到固定租金,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正在大棚里打理西瓜的红河村村民笑着说。据了解,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周边农户户均增收约1300元;同时吸纳200多名周边群众就近务工,人均年增收入超6000元,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
产业的“甜头”不止于此。按照规划,基地预计每座大棚年收益7000元,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左右。更值得期待的是,结合秦皇湖农文旅融合发展布局,基地未来将谋划套种奶油草莓、圣女果等,打造集采摘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让“卖产品”向“卖体验”延伸,推动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销路方面,企业采取错峰销售的方式,与广东等地商家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合作关系,实现了统一收购、产销精准对接。成熟的西瓜通过这一渠道,能够快速走向全国市场,确保了产品的新鲜度和市场竞争力。首批西瓜的快速售罄正是这一高效流通体系的成功验证。
从昔日的普通农田到如今的高效农业产业基地,红河镇大棚西瓜种植基地用实实在在的效益证明:党建引领、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产业模式,正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随着后续批次西瓜的陆续成熟,这份“甜蜜”产业将继续惠及更多农户,共享产业发展的“甜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