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漳县工业经济跑出发展“加速度”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汪泽福 时间/2025-08-26 22:09:41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汪泽福

曾几何时,漳县工业困于结构单一、升级滞后的泥沼;如今,漳河之畔工业经济发展热潮涌动——祁连山水泥数字化车间机器轰鸣,艾康沙棘生产线全速运转,漳盐胜雪盐硝联产扩建项目塔吊林立……近年来,漳县以“强工业”行动为引擎,在产业升级、新兴崛起、政策护航的协同发力中,实现了从工业弱县到发展新极的转变,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疾驰。

破茧之路:传统焕新与多元布局同频共振

漳县盐产业的重生,是工业转型的鲜活注脚。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产业,曾长期受困于产能低下、成本高企而破产。2022年,随着成都文澜智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引入,甘肃漳盐胜雪盐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8.6亿元的60万吨“出城入园”制盐项目为其注入强心剂。国内领先的“双膜卤水净化+MVR制盐”工艺,让每吨盐成本从70元骤降至20元,一期投产后年产20万吨产销两旺,二期冲刺年底竣工后产能将达60万吨,年销售收入预计4亿元、税收0.8亿元。如今,“奇迹漳盐”系列23款产品斩获全省工业设计大赛优秀奖,年产值1.9亿元,推动盐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传统产业提质的同时,多元发展格局加速成型。新能源领域,“十四五”规划第一批及1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顺利投用;贵重矿产领域,红柱石、溴素提取项目落地见效,新能源开发与电能消纳形成良性循环。2025年,总投资43.78亿元的27个工业项目梯次推进,构建起“投产-在建-储备”的闭环。祁连山水泥技术改造项目竣工,数字化转型让老企业焕发新活力;艾康沙棘建成两条智能化生产线,研发的果泥、果酒等13种高附加值产品,将6000万元产值化作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陇漳岷天然气长输管道等基建项目,则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新生之力:园区升级与产业崛起双向赋能

漳县工业集中区的“省级跃迁”,标志着产业集聚迈入新阶段。园十路延伸段通车,3.5公里供热管网与3.8公里燃气管网织就完善脉络,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宝井淀粉、腾润食用菌等6家企业入驻后,园区20余家企业年产值突破12亿元。按照“产城融合、智慧园区”理念,这里将聚焦盐产业、新型建材、新能源,打造千亩集聚区,释放集群效应。

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崛起。佛慈药源、漳盐矿业升规入库,13家新增工业企业茁壮成长;4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5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崭露头角。鑫源菌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艾康沙棘跻身国际沙棘协会企业委员会副会长单位,品牌影响力辐射“一带一路”。电商为产业插上翅膀。艾康沙棘深耕沙棘深加工十余年,开发出三大类十余款产品。2025年“年货经济”期间,其直播团队每日6小时在线,以限时折扣、满减活动吸引超1万单,日销售额超1万元,演绎着“小果实”的大能量。

护航之道:政策红利与创新动能持续涌流

“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的理念,化作实打实的助企举措。漳县落实“包抓联”“六必访”机制,2024年兑现“强工业”奖补691万元,减税降费1.3亿元,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448个。“一事通办”“园区代办”让企业开办缩短至1个工作日,工程审批提速40%,“漳县速度”赢得企业点赞:“从选址到申报,全程帮办让我们安心扎根。”甘肃漳盐胜雪盐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扬说。

创新驱动注入源头活水。2024年4102万元财政科技支出,滋养着野生淫羊藿驯化繁育基地等创新平台,“产学研用”融合加速成果转化。“领军企业培育”与“中小企业成长”双计划并行,形成“头部顶天立地、中小铺天盖地”的生态。

数据见证跨越: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47.3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长13.5%。2025年,豆家坪石盐矿产年产60万吨卤折盐采输卤等总投资43.78亿元的27个工业项目将接力,为发展再添引擎。

“我们始终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工业经济突破的核心抓手,既稳住盐产业、新型建材等传统基本盘,又培育新能源等新兴增长点,推动工业体系向多元化、高端化转型。”漳县工业和信息局局长蔡清俊说。站在新起点,漳县正以陇中绿色工业基地建设为笔,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续写更精彩的篇章。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