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为深入推进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文物鉴定服务能力,提高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同意设立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的批复》(文物博函〔2024〕1047号),指定甘肃省博物馆以“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的名义开展相关工作,并于8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
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机构是负责监管文物出入境的重要机构,是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博物馆积极响应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规划,深入推进文物鉴定机构建设,依托甘肃省文物鉴定文物委员会等专业文物鉴定平台,于2017年成立了甘肃省博物馆涉案文物鉴定站,累计鉴定各类文物十万余件,鉴定量居全国前列;此外,还多次承办国内“彩陶文物鉴定研究培训班”,举办西北四省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考核,为西北文物鉴定人才培养贡献了甘肃力量;2023年至今创新采用“师承制”模式,夯实馆内培养高质量鉴定人才之基,截至目前,已有6人取得文物进出境责任鉴定员资格。
作为国家文物鉴定体系的核心力量,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甘肃管理处依托甘肃省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配备了专业的设施设备和经验丰富的鉴定团队,涉及金属器、玉石器、陶瓷器、书画、杂项等门类,将承担文物进出境审核、涉案文物鉴定、馆藏文物征集鉴定、民间收藏鉴定等重要职能,为甘肃文物保护与国际文化交流提供制度保障。
它的落地,不仅是对甘肃省博物馆文博资源、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认可,也填补了甘肃地区在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设立方面的空白,标志着甘肃地区文物进出境审核工作迈入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的新阶段。未来,管理处将不断加强与海关、公安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的文物出入境管理体系,共同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为加强区域文化安全,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供坚实保障。(甘肃省博物馆供稿)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