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黄草坪
黄草坪景区
金露梅
游客赏景拍照
李萍
车子刚拐过积石山的一道山梁,黄草坪便以一种猝不及防的姿态铺展在眼前。彼时我们正沿着太子山旅游大通道行驶,车轮碾过碎石路的轻响里,风忽然变得清甜——混着青草的淡香、野花的微醺,还有一丝秋日特有的干爽。抬眼望去,草甸像被谁熨平了褶皱,从脚下一直漫到天边,与积石山的轮廓温柔相接,连空气里都飘着“辽阔”二字。
黄草坪距兰州约210公里,驾车三个半小时便可到达,沿途随心停靠也不耽搁。从临夏市出发更便捷,不到1小时便能抵达,离积石山县城仅5公里。有人沿临大高速驱车而来,也有人偏爱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风光,一路骑行而至,各有乐趣。
通往黄草坪的路,本身就是一段流动的风景。有人喜欢临大高速公路的顺畅,车轮碾过柏油路面,风从车窗涌入时,草原的气息便已提前抵达;也有人执着于太子山旅游大通道的浪漫,骑着单车缓缓穿行,看山影随日光变幻,听风声裹着草香掠过耳畔,每一寸移动都与风景深度相拥。沿途的景致从不吝啬,时而有成群的牛羊散落在坡地,时而有经幡在山坳里翻飞,草木的绿与天空的蓝层层铺展,让人未到目的地,心已先醉在途中。
黄草坪位于小积石山麓,海拔在2300—2600米之间,为高山草甸,约2万亩,较开阔的滩地完美塑造了别有洞天的景致。
初秋的脚步总是轻悄悄来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凉意,却没舍得惊扰黄草坪夏日的余温。车子刚驶入积石山境内,目光撞上那片山峦的刹那,所有人都默契地收了声。层叠的峰峦像被天地之手精心堆叠,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每一道山脊都透着硬朗的风骨,又在光影流转间显露出柔和的弧度。说它是磁石都嫌轻了——那是一种让呼吸都慢半拍的壮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连绵的雄伟揽入怀中,活脱脱是大自然蘸着天光画就的巨幅长卷,落笔处尽是磅礴。
沿途的壁画与彩绘总惹得同行的朋友驻足细品。他指着那些斑驳的色彩,讲述积石山是大禹治水的源头,说这里藏着中国“彩陶王”的故乡,聊起漫山遍野的花椒如何让空气都浸着辛香,又说起那些飘荡在山谷间的“花儿”民歌,是如何被全世界的采风者珍视。每一段讲述里,都藏着这片土地沉甸甸的故事。
车子过石海景区,大小石头散落在浓绿中,远远望着,有的如卧牛沉眠,有的似群羊聚首,棱角被岁月磨得温润,却仍透着一股子苍劲。过了石海景区,便是积石山民俗村,再往前,黄草坪便毫无保留地铺展在眼前了。
初秋的黄草坪,是被打翻了的调色盘。夏日里浓得化不开的绿还没褪尽,秋意已悄悄在草叶尖点染出金黄,有的地方深绿叠着浅黄,有的地方又冒出几簇火似的红,像谁用画笔在草甸上随意涂抹,却偏偏美得恰到好处。坡地上的野花还在执拗地开着,紫的马先蒿举着一串串小铃铛,黄的金露梅星星点点缀在草间,偶尔有蝴蝶飞过,翅尖沾着花粉,连飞行的轨迹都带着香气。
我们在一片缓坡上停了脚,铺开野餐垫坐下。阳光穿过稀薄的云层,在草坡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斑,风过时,草浪像绿色的绸带轻轻起伏,带着草叶摩擦的沙沙声。远处有几个孩子在追着蒲公英跑,绒毛飞起来的时候,他们的笑声也跟着飘向天空。同行的朋友举着相机拍个不停,说这地方不用找角度,随手一拍都是画。我更喜欢躺在草地上看天,看那漫山遍野的金露梅。
在这山清水秀的景致里,藏着金露梅绽放时的蓬勃攒劲,作为彩陶故里的一抹亮色,正敞开怀抱,迎接着八方来客——不远处,“花儿”的余音还在山谷间萦绕,像风一样漫过山野,成片的金露梅便成了提着裙裾奔跑的女子,长发飘飘间,一波波花浪层层叠叠,一浪高过一浪,将整个山坡染成流动的金黄。
一条条栈道或向上延伸,或蜿蜒潜入花海深处,云絮缠绕在山腰,给这片绚烂添了几分缥缈。金露梅在风里轻轻摇曳,山脚下车辆如流,栈道上游人如织,从上午10时起,黄草坪便热闹得像被蜂群围住的花园,敞开最鲜活的怀抱,迎接每一个奔赴而来的身影。有人举着相机打卡拍照,想把金露梅的万种姿态定格;有人铺开野餐垫露营,任阳光洒在肩头;还有人忍不住翩翩起舞,或对着花海高歌一曲,嘴里的赞叹就像没断线的珠子,怎么也说不完。拍不够金露梅在风里的娇羞,也拍不够黄草坪在阳光与云朵交替中,那份瞬息万变的万千风情。
只是这金露梅的芳华太过短暂,不过十几天的光景,却足以让人潮涌动的场景,在记忆里反复闪现。而黄草坪的故事,远不止这一时的绚烂。它用万顷碧野,低声诉说着秋高气爽的悠长,也藏着金露梅与银露梅的凄美传说,在时光里慢慢流转。
传说从前,有个叫金哥的小伙与银妹青梅竹马,情深意笃,却被蛮横的土司拆散姻缘。两人拼死出逃,逃到黄草坪时,终究被土司的家丁追上,乱箭射死在这片草地上。阎王见他们情意至死不渝,心生怜悯,便将金哥化为金黄的花朵,银妹化为洁白的花朵,让他们在黄草坪永世相依;而那狠心的土司儿子与家丁,则被贬为带刺的植物和开着白花的“油箭”,只能远远守在一旁,永远看着这对恋人相守。后来人们说,若是相爱的人在花开时来到黄草坪,见证这金黄与洁白的相拥,便能与爱人相守一生。
驻足花丛边,望着金露梅暗绿的枝叶,想起这段传说,恍惚间竟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朵悄然绽放的银露梅,与这片土地的深情融为一体。
歇脚的空当,同行的友人指着远处连绵的草坡说起了这里的过往。等我们沿着栈道继续向上,脚下木板“咯吱”轻响,像在应和着这山间的絮语。抬头是宝石般的蓝天,云絮如棉花糖般飘移变幻,而友人方才的话还在耳畔——黄草坪原是积石山县数一数二的牧场,这片辽阔草坡不仅吸引着我们这样的游人前来,更招来了成群的牛羊。它们自由自在的,牧人稍一盹睡,便四散开来悠闲啃草,直到那声熟悉的吆喝响起,才慢悠悠聚拢,甩着尾巴似还在回味方才的惬意。
盯着牛羊慢悠悠挪动的身影,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声“花儿”,高亢又悠扬,漫过整个黄草坪。那声音里带着山野的质朴,让牛羊啃草的节奏都慢了几分,连阳光似乎都跟着停了下来,静静听着这属于这片土地的歌谣,听着黄草坪里阳光与花朵的故事。
继续往前,草丛间不时能看到野雏菊悄悄绽放,白色的花瓣在秋风里轻轻摇曳,偶尔有蜜蜂或蝴蝶飞过,停在花瓣上歇脚,又振翅飞走,与这秋景一同起舞。
从这条栈道下去,走走停停,又换了条栈道往上爬。这样来来回回,才算真正领略了黄草坪的妙处:沟梁相间的地势里,山坡不算陡峭,草坡却格外辽阔,草场一片连一片,几乎望不到边。正是这独有的景观,让黄草坪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山野的灵动,让人沉醉不已。
赏够了景,若是乏了饿了,山脚下的农家乐便是最好的去处。走进农家乐,主人会麻利地泡上一碗三泡台盖碗茶,桂圆、红枣、枸杞在茶水里舒展,茶香混着果香,一喝便解了乏。餐桌上,手抓羊肉是少不了的,刚出锅的羊肉香气扑鼻,肉质鲜嫩多汁,蘸上一点椒盐,满口都是肉香;运气好的话,还能遇上刚蒸好的麦穗包子,皮薄得透亮,馅大得饱满,咬一口,鲜美的汤汁在嘴里化开;当然,金黄酥脆的油香也不能少,外酥里软,带着淡淡的甜味,一口下去,所有的乏气都烟消云散了。
吃饱喝足,再到院子里坐一会儿,拈一缕清风,看一程山水,才懂了这秋日黄草坪的惬意。心境像是被这清新的空气浸润过,连带着那些源远流长的文化,也慢慢在心里沉淀。哪怕只是窥见一点点文化底蕴,那些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足以让人对积石山的历史充满敬意与好奇。
不知不觉间,浮云渐渐漫上来,将黄草坪轻轻包裹,像是给这片土地盖上了一层柔软的纱巾。夕阳西下时,倦鸟成群结队地归巢,牛羊也在牧人的吆喝声中慢慢往回走,身影被夕阳拉得长长的。沿着旅游大通道返程时,才又一次感受到这条道路的妙处——它像一条灵动的绸带,缠绕在巍峨的积石山间,航拍镜头里,它与蓝天相映,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奇幻,仿佛为黄草坪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灵的门,让人即便离开了,心还留在那片金黄与绿意里,久久不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