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 管网改造惠民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蔡文正
初秋,卓尼县城遭遇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雨停后,洮河祥苑小区的商户曾先生推开店门,门前路面干净整洁,不见积水淤泥。
“换作以前,一场暴雨过后,店里至少得停业半天清淤。”他感慨道。
在今年夏秋的几场暴雨中,卓尼县城区管网改造提升工程经受住了检验。
“前几年每到雨季,我们最怕的就是下雨。”洮河祥苑小区居民杨锦龙回忆,当时小区背后的排洪管道因口径过小,每逢暴雨难以承载,淤泥很快漫上路面,最深时能没过脚踝,商户们得搭着木板进出。
不止洮河祥苑小区,贡保次那路片区同样深受其扰。因尕那山山体陡峭,雨水难以及时汇入排水渠,每次暴雨后,路面淤泥堆积。
“管网老化、雨污混流、设施不配套,这些问题成了制约城市发展的‘拦路虎’,也给群众造成了不便。”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杨兴平坦言,解决内涝问题,成了县委、县政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2022年9月,总投资超1亿元的卓尼县城区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正式启动。工程涵盖6个标段、14个片区,涉及供水管网、供热管道、雨水及污水管道的新建与改造,直指城市基础设施的“短板”。
在尕那山沟口,六处新建的截水渠如银色绸带顺山势而下,200米长的排水沟将雨水有序导入主渠。
“这里地势特殊,以前雨水直接冲刷路面,我们特意设计了分级拦截系统,让水流‘慢下来、排出去’。”杨兴平指着截水渠介绍,针对不同片区的积水成因,施工团队采取了“一区域一方案”的精准改造策略。
在对洮河祥苑小区背后的排洪沟改造中,施工队拆除了原有狭小管道,新建起2×1.5米的涵洞,并加装平板格栅。
“这个格栅就像‘过滤网’,能拦住大部分石块和淤泥,雨水通过涵洞直接排入洮河,再也不会漫到路面了。”施工负责人介绍。
贡保次那路的改造则聚焦“疏堵结合”:施工人员沿道路新建排洪渠,在路面增设横向截水沟,形成“毛细血管”式的排水网络。“现在雨水刚落到路面,就会被截水沟引入主渠,再也不会出现‘雨水漫路’的情况。”经常往返于此的出租车司机拉师傅说,改造后这条路雨天通行效率提高了不少。
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改造工程于2023年5月全面竣工,共更换老旧管网96公里,新增雨水排放口18处,城区排水能力较以前提升3倍以上。
今年入汛以来,卓尼县已遭遇5次强降雨天气,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8毫米,但城区未出现一处明显积水,未发生一起因内涝导致的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