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静宁食用菌产业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通讯员 司磊 魏娜 时间/2025-08-25 08:43:54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司磊 魏娜

近年来,静宁县按照“建基地、育龙头、延链条、强科技”思路,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增收”,以循环农业为牵引,坚持项目拉动、企业带动、产销联动,抓生产扩量提质,抓加工延链增值,抓销售拓市场,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富民产业,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近日,走进静宁县原安镇食用菌产业园种植大棚内,温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菇香,一层层排列整齐的菌棒上长满了菌肉饱满、个头匀称的香菇,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将刚采摘的香菇进行分拣、装筐、搬运,忙碌的景象勾勒出一派丰收的图景。

据了解,这些鲜品菌菇主要销往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市场,菌菇进入丰产期后,可吸纳周边的群众在大棚务工,有效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百姓增收。张芳兵今年来到静宁县原安镇的食用菌产业园务工,她和工友们穿梭在菌棒间采摘香菇,不一会就装满了几大筐。“我在蘑菇棚工作了一个多月,还可以回去给家里做饭,收入也挺好,可以给家里增加一点经济收入。”张芳兵高兴地说。

原安镇食用菌产业园作为“四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的核心环节,通过引培新型经营主体、建设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工厂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依托平凉红牛养殖、旱作农业及有机肥生产的资源闭环,形成以食用菌为延伸的绿色生态产业链,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新格局,绘就了致富增收新图景。

该企业是原安镇2025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集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原安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高强旺介绍道:“该产业园已满产运营,生产平菇33棚70万棒,目前10棚出菇率已达60%,每天可生产平菇3.5吨,预计丰产期每天可生产平菇5吨,每年可产菇1000吨以上。通过反季节生产技术,平菇、香菇等品种实现错峰上市,主要销往西安、上海、北京等城市,溢价空间显著。年产值可达630万元,吸纳周边30名富余劳动力就近稳定就业。”

一朵朵绽放的菌菇撑起产业振兴的希望、富民增收的梦想。原安镇食用菌产业园通过“循环农业+产业融合”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与农民持续增收,让特色菌菇产业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结出累累硕果。园区将继续深耕特色种植产业,深化技术革新、拓展市场空间,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端上“生态碗”,吃上“产业饭”,走稳“致富路”,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