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领 法治护航——习近平法治思想陇原实践厅局(部门)探索】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法治力量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甘肃省档案馆馆长 张秀丽
近年来,甘肃省档案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履行“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统筹谋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全面提升依法管档治档水平。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档案法治建设根基。我们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将档案法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建强组织体系。对标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结合档案工作实际,成立由馆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法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压实各级责任,确保档案法治建设工作方向不偏、靶心不移。抓住“关键少数”。严格落实馆务会会前学法制度,通过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馆务会、专题研讨等,组织班子成员及各处室负责人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五年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研讨达40余场次,有效提升了领导班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推动全员学法。以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抓手,联动宣传贯彻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争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将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法规纳入支部党课及干部日常学习计划,督促全馆人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甘肃党建”“法宣在线”等线上平台强化自学。“八五”普法期间,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0余场次,干部职工“法宣在线”学法参与率、通过率连续保持100%,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得到普遍提升。
深化依法治理,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水平。我们紧盯档案工作实际,多管齐下、精准发力,全方位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水平。健全完善制度。对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其实施条例、《甘肃省档案条例》,全面梳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开放、利用等制度规范,修订完善馆内规章制度86项,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确保档案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制度评估机制,动态优化制度内容,确保制度时效性与适用性。严格依法管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规章制度关于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规定,重点加强档案开放审核、信息化建设及数据安全保护,优化档案开放利用机制,确保档案管理全过程合法合规。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深化档案法律法规专题研究。依托《档案》学术期刊平台,组织全国档案专家聚焦档案工作立法实践以及档案开放利用的法律边界、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的合规路径、档案数字化转型中的法律风险、档案隐私保护与信息公开冲突等新形势下档案工作中的热点难点法律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刊发相关理论文章30余篇,为档案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和实践难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与智力保障。
聚焦主责主业,增强法治宣传实效。我们紧密结合档案工作特点和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突出宪法宣传。将宪法学习宣传摆在首位,紧扣“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送法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充分发挥“甘肃档案”微信公众号和甘肃档案信息网主阵地作用。五年来,推送宪法相关宣传解读200余篇(条),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宪法知识答题500余人次,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浓厚氛围。强化普法责任。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配套法规作为普法宣传的重中之重。结合“6·9国际档案日”,充分利用机关内部宣传栏、电梯屏、LED大屏等载体滚动宣传。举办档案馆开放日活动,邀请省政协、兰州消防救援支队、兰州文理学院、雁园路小学等多家单位走进档案馆,发放普法宣传折页2000余册。在查档服务窗口常态化开展档案法规宣传,向前来查询档案的群众发放档案宣传资料。围绕“民法典宣传月”“保密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加强机关干部职工普法教育,累计利用“一网一号”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解读和动态信息300余篇(条),带动社会面普法工作纵深推进。
通过不懈努力,全馆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依法履职能力显著增强,档案法治环境持续优化,为全省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新起点新征程,省档案馆将以更高质量推进法治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法治化水平,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