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别紧张,很快就结束了。”近日,临夏市枹罕镇卫生院新建成投用的5A级预防接种门诊里暖意融融。护士马莉莎轻握3岁男孩毛毛的手臂,熟练地完成了疫苗接种。留观区内,几名孩子正专注翻阅绘本,墙上的电子屏清晰显示着“留观剩余25分钟”“留观剩余13分钟”等提示信息。“以前接种要排长队,现在半小时就结束了,还有专门的娱乐区,孩子也不抗拒了。”一位家长欣慰地说。
记者走访这座新建的5A级预防接种门诊,发现预检登记区、候种区、接种区和母婴哺乳区等10个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导诊标识醒目易懂。智能取号机前,几位家长凭预防接种证和身份证快速完成取号;儿童娱乐区内,滑滑梯和小木马等设施一应俱全,孩子们在游戏中忘却了接种的紧张。“我们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全流程高效衔接。”门诊负责人马秀娟介绍,智能取号、语音呼叫及疫苗冷链监控等服务,让接种流程全面电子化。
在登记区,护士轻点屏幕,疫苗信息同步显示,核签屏让家长清晰核对接种内容;后台智能冷链系统实时监控存储温度,确保疫苗安全可靠。自7月投用以来,该门诊已服务辖区儿童5000余人次,赢得群众广泛好评。“今天带孩子接种疫苗,没想到环境这么好,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医护人员也很热情。”枹罕镇幸福城居民马艳红说。
住院部新建的标准化手术室内一派忙碌。记者看到,手术室严格划分无菌区和清洁区等功能区域,配备手术无影灯、手术台及心电监护仪等全套标准化设备,医护人员正围绕自动化心肺复苏仪器开展应急培训。“以前复杂手术要去市区,现在有了标准化手术室,常规手术在家门口就能做。”枹罕镇卫生院副院长马国振介绍,手术室建设严格遵循“强基层、补短板、优服务”要求,从功能布局到感染控制均对标高标准,可安全开展阑尾切除、疝气手术、清创缝合等医疗服务。
据了解,枹罕镇卫生院手术室的建成投用,满足了辖区群众常见疾病的手术治疗需求,与上级医疗机构形成功能互补、上下联动、分级诊疗的重要枢纽。为提升诊疗服务水平,该院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培训,依托上级医院柔性帮扶政策,通过“专家下沉坐诊、技术下沉带教、服务下沉惠民”模式,带动本院医护团队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从“排长队”到“电子化接种”,从“跑市区手术”到“家门口就医”,枹罕镇卫生院的设施蝶变,践行的是为民服务的初心。如今,这座升级后的基层卫生院,正以更优的服务守护一方群众健康,让“就近医”“就好医”的民生愿景,化为群众身边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记者 刘刚林)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