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两当县上滩村:“民事直说”架起连心桥

来源/ 陇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1 09:33:25

两当县上滩村:“民事直说”架起连心桥

陇南日报通讯员 李飞飞

随着最后一段水泥路面浇筑完成,两当县鱼池乡上滩村寺滩沟一条长200余米、宽3米的田间生产路实现了全面硬化。这条昔日坑洼不平、令村民头疼的“烦心路”,如今变成了平坦宽敞的连心路。这正是上滩村运用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鱼池乡上滩村寺滩沟一带集中了数十户村民的良田,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然而,连接这片农田的通道却长期处于“晴天扬尘土、雨天泥满鞋”的状态。“路不好走,农资运不进,粮食运不出,大型机械更无法通行,田间生产运输成了大难题。”村民张大爷的感慨道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转机发生在今年8月的“民事直说”议事会上。这场由村党支部牵头、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会议,成为民情民意的“直通车”。会上,村民代表将“硬化田间生产路”的诉求摆上了桌面。“这事关乎几十户人家的生产效率和全年收入,不能再拖了!”恳切的发言引起了在场所有人的共鸣。村“两委”班子当场受理,将其列为当期必须解决的民生实事。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议事会结束后,上滩村党支部迅速启动“民事直说”闭环管理程序。村班子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测,精确掌握道路长度、路基情况等资料。同时,积极梳理项目需求,主动向上级汇报,详细说明该道路对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项目资金到位后,村“两委”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场,并发动党员群众代表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很快,一条坚固平整的水泥路便蜿蜒在田间地头,直接通到了村民的田埂边。如今,拖拉机、运输车往来穿梭,畅通无阻,生产效率显著提升,村民们的脸上绽放出舒心的笑容。

“以前收粮食,得用小推车一车车往外倒腾,费时费力。现在好了,车子能直接开到地头,太方便了!”“‘民事直说’这个平台真管用,我们说的话支部放在心上,真给解决了!”村民们交口称赞。

这条200余米的硬化路,不仅解决了群众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困难,更畅通了干群沟通的渠道,凝聚了民心。上滩村通过“民事直说”平台,成功将群众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干部的“履职清单”,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诠释了“民呼我为”的深刻内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