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庆阳税务:赋能三大产业 谱写发展新篇章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0 09:49:17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胡旺弟 通讯员 范荣 焦博博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庆阳,红色基因与农耕文明交融,“陇东粮仓”丰饶,生态宜居底色鲜明。庆阳市税务部门锚定产业发展主线,以定制化服务破难题,用税惠红利激活力,为城市名片增添了税务力量。

精准滴灌:文旅产业焕生机

红色旅游是庆阳旅游的亮丽名片。在华池县南梁长征文化公园,游客身着红军服穿梭于革命旧址,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今年国庆、中秋假期,这里接待游客达8.95万人次。红色旅游的兴起,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文创等相关产业营收大幅增长,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引擎。

“项目开工时,税务工作人员主动上门讲解税收政策,帮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华池县南梁长征文化公园财务负责人康瑞瑞感激地说。近3年,华池县新增文旅企业21户,资金短缺是不少文旅企业面临的难题。华池县税务局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深化“银税互动”,打通税务、银行、政府部门间数据壁垒,将企业纳税信用信息转化为银行信贷审批的“绿色通行证”。

“我们通过‘银税互动’成功贷款80万元,有更多资金投入沙棘汁改良升级和沙棘采摘园观光旅游设施建设。”华池县甘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雨萌说。今年以来,华池县文旅企业通过“银税互动”累计贷款350余万元。

税惠助农:特色产业结硕果

在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加工车间,生产线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着分拣包装。“公司近两年仅出口退税政策就享受到税费红利126万余元,这对公司发展太重要了。”该公司负责人肖正川说,公司用这笔资金更新生产设备、完善物流链,果品处理能力提升,货物运输更高效。

庆城县税务局聚焦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等涉农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出口退税服务,为外贸企业提供“税智撑”,助力当地农产品出口企业“轻装上阵”,让庆阳苹果香飘世界。

 税促创新:绿色能源显成效

庆阳市风光资源丰富,为新能源项目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位于庆阳市“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的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绿色低碳国标A级数据中心,也是首个获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东数西算”项目。

“从项目建设之初,税务部门就给予了极大支持。”大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负责人翟彦寿说,税务干部详细解读资源综合利用退税、环保税减免等政策,消除了项目推进的后顾之忧。

据悉,该项目创造性破解了“算力高耗能”难题,推出全国首创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协同方案,入选2024年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甘肃电投集团和国网庆阳供电公司推出“绿电聚合”模式,让大数据中心用上了“零碳电”,整体用电成本降低30%以上,实现了“降碳”与“降本”双赢。

“税务干部精准辅导我们适用绿色电力相关税收优惠,依托税收大数据监测交易全流程,帮助我们及时化解发票流转、申报抵扣等环节的风险。”国网庆阳供电公司财务负责人李婷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