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莉莉 通讯员 王鹏 邓永德 明金凤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寄快递,我们的手工挂面通过村里的电商服务点就能卖到全国各地,再也不用像刚开始那样拉着货物到处找收购商了。”民乐县三堡镇“百年手工挂面坊”负责人张婷婷一边打包农产品,一边笑着说,“有了电商帮忙,网上的订单一单接一单,收入也跟着涨,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
张婷婷的生活变化,正是民乐县电商产业蓬勃发展、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民乐县立足本地实际,将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产业转型、促进群众增收的“金钥匙”,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服务护航、物流贯通”的组合拳,让电商从“新鲜事物”变成群众身边的“致富帮手”,也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早在2015年,民乐县就成为全省电商扶贫先行先试县;2021年,又被确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近年来,民乐县围绕群众实际需求,持续完善电商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个、电商孵化园1个、电商线下体验馆2个、线上农特展馆2个,布局镇级电商服务站1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6个,联合县邮政公司共建村级快递配送站点142个。此外,还成立了电商协会,培育注册各类网店、微店40多家,真正实现了电商服务扎根基层、惠及民生。
“通过参加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我学会了开网店、做直播,现在公司的纯马铃薯手工粉条成了‘网红产品’,网上销量特别好。”民乐县苗琳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樊彩霞的经历,是全县3852名参加过电商培训村民的共同写照。近年来,民乐县累计举办电商培训52场,内容涵盖从基础手机操作到专业直播带货技巧,手把手教村民“触网”,培育出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为让电商真正成为百姓增收的渠道,民乐县持续优化“硬支撑”:不仅出台多项电商发展专项方案,从资金、场地、物流等方面给予支持,还注册了“乐民优品”区域公共品牌,让黄芪、藜麦、手工艺品等本土特产有了“统一身份”,卖得更远、价格更好。目前,扁都云民货优品特产馆、京东民乐县优选特产馆均已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营,村民的农产品不用出县,就能通过这些平台销往全国。2021年以来,全县电商网络销售额已达6亿元,年增速稳定在10%,越来越多的农户借助电商鼓起了“钱袋子”。
民乐县还深化与京东集团的合作,联合设立“京东中国特产?民乐优选特产馆”。这一“线上平台+线下体验”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提供了近距离了解民乐特色产品的窗口,更依托京东的供应链与流量优势,成为民乐县推动电商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从“田间地头”到“云端市场”,电商不仅改变了民乐县的产业格局,也点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如今在民乐,无论是县城里忙碌的电商企业,还是乡村中热闹的快递站点,都在见证电商带来的民生新貌,描绘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