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天水:“夕阳红”的幸福底色

来源/ 天水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4 20:54:18

“夕阳红”的幸福底色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天水市融媒体中心调集精干力量深入县区和部门、行业开展采访,通过小切口、小故事生动反映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即日起,本报推出“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专栏,及时报道全会精神在全市乡村社区、田间地头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

天水融媒记者 蔚军平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畅通社会流动渠道,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养老事业作为全市社会民生工作领域的重要一环,是关乎民生福祉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全市上下积极努力,通过多举措和有效工作,助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初冬时节,在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秦州区东关街道十方堂社区的老年活动室里,社区居民刘丽华正在和老人们一起吹奏葫芦丝,旋律悠扬动听,刘丽华不时指导大家注意吹奏指法。多年来,刘丽华热衷于公益事业,一直免费教学,社区喜爱吹奏葫芦丝的老人也越来越多。

刘丽华告诉记者:“能够发挥余热,为社区的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十分高兴。社区为老人们提供了活动场地,冬天有地暖、夏天有空调,老年人聚在一起,学习吹奏葫芦丝,丰富了晚年生活,精气神自然就足了,身体健康,也就不给子女添麻烦了。”

十方堂社区服务设施条件完善,除了老年活动室外,还设有日间照料中心、健身活动室、阅览室、书画室等,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康复学习的场所。

在健康活动室,社区老人杨祝青和其他老人一边熟练地使用着健身器材,一边愉悦地聊着天,舒心惬意。而对于那些喜欢读书、看报的老人来说,社区阅览室大量的图书是他们最好的精神食粮。

杨祝青告诉记者,她不仅可以在社区健身、学习和老朋友拉家常,平时也会参与社区开展的敬老、爱老等活动,自己也发挥余热,坚持多年照顾小区独居老人张阿姨,一天过得很充实。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方堂社区以创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展了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社区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老年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开展养老防范电诈、非法集资以及消防安全、防灾减灾等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老年人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充分挖掘辖区内有文艺特长爱好的老年人组建各种文体团队,如腰鼓队、广场舞队、象棋队、葫芦丝队、书画队、夕阳红队等队伍,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实现了“老有所乐”。在重要节日,组织开展“三八”国际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文教体娱等方面的服务,同时也加强了邻里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居民之间的感情,提升了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借助“主题党日+居民说事”和民主协商议事等载体,组织召开“五老”队伍座谈会和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谈国家和社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听取“五老”人员的意见、建议,让他们参与到社区社会事业建设发展中来,进一步激发老年人的热情。

在医疗保健方面,社区还经常邀请辖区单位——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开展“健康义诊”“健康大讲堂”“健康咨询”“送医上门”等活动助力老年人身心健康。同时,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每年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咨询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对于独居、空巢、失能、计划生育特殊老年人则推出个性化服务,定期入户探访慰问,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上门巡诊等方式,创造便利可及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每季度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进行电话随访其健康情况,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提高了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服务质量和医疗保障水平。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也是广大老年人原居安养的家园,汇聚老年人所需的各类服务资源。让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能在社区得到及时响应,尽力满足他们在熟悉环境中养老的需求,未来,社区养老还有许多“文章”可做。

社区养老作为社会主要的养老服务形态之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老人都将社区称之为第二个“家”,对于今后的老年生活,他们也充满了期待。

“在我们周围,还有一些老人,因为子女常年在外地工作,无法很好地照顾自己,所以希望社区、有关部门能关注到这些老人,通过开办‘社区食堂’等方式,让这些老人能就近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解决老人及其子女的后顾之忧。”杨祝青说。

“对于好多老年人来说,现在富足的生活,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好、喝好,更多地关注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所以希望有关部门能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以及红色教育,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知识讲座以及银发研学红色旅游等,让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刘丽华说。

“近年来,我们社区以老年友好型社区为依托,持续探索多元化社区养老服务,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精准标注,力求做到应老人之所需,解老人之所难。今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和老年群体的新期待,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老年人服务,拓展服务内容与服务项目,推动治理模式和品质的全面提升,共同打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秦州区东关街道十方堂社区党委书记张春艳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