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民生新图景】庄浪:告别“供暖游击” 迎来“恒温暖冬”

来源/ 新甘肃 作者/ 时间/2025-11-14 20:54:10

南湖镇集中供热项目现场,新安装的40蒸吨高效锅炉已经启用。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初冬的庄浪,寒意渐浓。但在南湖镇,居民家的暖气片格外“热情”,告别了往年四处报修的烦恼。

变化的背后,是一场历时数月、斥资1.19亿元的“温暖工程”——南湖镇集中供热项目在供暖季来临前竣工投运,并于11月1日正式点火供暖。

“往年室温17(摄氏)度,今年暖气热和得很,家里温度达到25(摄氏)度了!”南湖小镇小区居民李文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过去,南湖镇唯一的热源是一台10蒸吨小锅炉,加上老化严重的管网,“跑冒滴漏”让宝贵热量白白流失。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短板不仅影响群众生活质量,更制约了城镇发展。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庄浪县将供暖改造列为2025年度10件民生实事,决心对南湖镇供热系统进行一场“大手术”。

南湖小镇小区居民李文华高兴地指着温度计,温度计显示室温达25摄氏度。

南湖镇党委副书记罗旭辉介绍,这项于7月开工的工程不仅是简单管道更换,更是一次系统性升级。“新建的集中供热站安装40蒸吨高效锅炉,敷设供热管网17.24公里,建成5座换热站。目前供热能力覆盖40万平方米,远期可达60万平方米。”

为确保项目如期投产,建设者们奋战100多个日夜。“我们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峰期同时有五六百人作业,雨天当晴天用,夜晚当白天用。”罗旭辉说。

工程质量同样精益求精。项目全面采用“管中管”预制直埋保温管,如同为热水穿上“宇航服”,确保热量输送损耗降至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供热管理平台”的应用,遍布管网的传感器实时回传数据,实现精准调控。“现在的系统就像从‘普通公路’升级为‘智能高铁’,能感知冷暖,自动调整策略。”庄浪县惠民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军辉说。

实实在在的变化,温暖着千家万户。庄浪二中的师生们告别了穿着厚棉袄上课的日子,校长石定全算了一笔账:“以前学校自己烧煤供暖,现在集中供热不仅让孩子们不再挨冻,学校每年还能节省十几万元。”

在镇上开了20年打印店的刘巧珠同样感触颇深:“现在店里温度保持在21(摄氏)度左右,晚上加班再也不用担心感冒了。”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南湖镇以此为契机,规划下一步将健全供热长效运营机制,推动服务精细化,系统推进更多民生短板的补强工作。

集中供热,暖的是民心,提升的是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条深埋地下的“温暖动脉”,不仅在寒冬中温暖群众身心,更为庄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热力。

从“忧居”到“优居”,这项亿元民生工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民生温度,就是最美的城市名片。

刘巧珠的打印店里温度计显示21摄氏度。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