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环县山城乡:产业兴乡村美 振兴路上势头足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4 11:16:15

□ 张建强 韩亚勇

入冬时节,步入环县山城乡,薛塬村的养殖圈舍整齐排列,蓝顶棚下湖羊成群,悠然进食;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机器轰鸣,包装精美的农特产品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各地……从田间地头到加工车间,再到广阔市场,山城乡以产业之“实”,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今年以来,山城乡紧扣县委、县政府“166”发展战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主线,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羊+”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基层社会治理“四大工程”,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持续提质,在创新实践中不断提速,推动全乡经济社会活力迸发,群众生活更有盼头。

党建强基: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山城乡将基层党建作为驱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以“五大融合行动”(强乡富民、美好家园、效能提升、红色引擎、党旗领航)和“三型”模式(强村带弱村、构建联合体党组织、片区联建)创建为抓手,从理论武装、组织建设到系统创建全面发力,筑牢推动发展的战斗堡垒。

扎实学习强党性。山城乡充分运用山城堡战役纪念馆等本土红色资源,通过“集体领学+专题研讨+巡回宣讲”及“缅怀革命英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党日系列活动等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坚定信念、淬炼党性。

建好组织强堡垒。严格对标村“两委”换届要求,逐村分析班子运行情况,精准补齐短板,储备换届候选人50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生力量。同时,以功能强化、服务优化、形象提升为目标,推进王山口子村阵地改造工程,实现办公集约化、服务零距离、阵地多元化。

创建示范强引领。创新探索“1+1+N”党建促振兴模式:聚焦“1个提档升级”,推动山联谷农产品加工厂提升改造,增强产业承载力;搭建“1个联合党体”,筹划成立马铃薯产业联合党支部,破解产业分散难题;推动“N方力量聚合”,通过村级党组织搭建桥梁,联动企业、党员与农户,凝聚发展合力,助力“小洋芋”蜕变为增收“大产业”,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

基建固本: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山城乡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坚实保障。

道路畅通促发展。全面实施农村道路提升工程,新修硬化路11.1公里,维修村组水毁道路128.5公里,同步完成山城堡村老街道硬化及排污排洪、护坡治理等配套工程,进一步畅通内联外通交通网络,为农产品外运和群众出行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加固强保障。扎实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维修供水管网15公里,新建人饮场窖58处,有效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完成抗震房改造27户,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2万亩;实施农村动力电改造45户,升级电网线路12公里,切实满足农业种植和规模养殖用电需求。

公共服务优环境。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箱7个,稳步推进户厕改造1269户。针对今年排查发现的65户问题厕所,建立整改台账,逐户落实改造;开展义务植树823亩,栽植苗木8.5万棵,补植公路行道树3条40余公里,推动农村环境持续改善,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产业富民:激活增收致富“新动能”

立足半农半牧的资源优势,山城乡将“羊+”产业作为富民强乡的核心引擎,构建“一主多副、多元互促”的产业格局,带动群众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

草羊产业全链发展稳根基。围绕“饲草、养殖、改良、销售”等关键环节,山城乡统筹推进饲草保障、扩群改良与配套升级,推动草羊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发展。目前,全乡拥有龙头企业1家、合作社12家、养羊户860户,羊只饲养量达12.44万只,正稳步向年底14.5万只的饲养目标迈进。

杂粮产业规模种植提效益。依托山城堡村丰台组、赵庄村刘平庄组的地形优势,打造集中连片千亩荞麦基地,带动全乡种植荞麦4.5万亩,推动杂粮产业从“零散”走向“规模”。借助山联谷加工厂平台,新建荞皮枕芯车间与直营店,通过“线上+线下+订单”的多元化销售模式,年销售额达800万元,盈利超200万元,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小荞麦”正成为群众增收的“金产业”。

特色产业示范引领探新路。按照“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思路,山城乡因地制宜发展寒旱设施农业,打造薛塬村现代农业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农户跟进”模式,以特色种植、示范养殖和庭院经济带动群众增收,推动设施农业从“示范点”迈向“推广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如今的山城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筑牢振兴根基,产业兴旺托起致富梦想。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山城乡正以奋进之姿,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