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甘肃文化传播体系
贾东方
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和各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推动以敦煌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为特色的甘肃文化走向世界,既是增强中华文明海外传播与影响的需要,也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实践。我们应立足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通过构建系统、立体的甘肃文化传播体系,讲好甘肃故事,有效提升甘肃文化的国际知名度。
深度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甘肃作为文物大省,保存着许多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的文献档案与文化遗迹,它们不仅印证了不同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包容共存、共生共荣,而且还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历史注脚。甘肃彩陶中的符号纹饰、石窟艺术中的造型风格、敦煌壁画中的佛经故事、民族史诗中的英雄叙事等,都需在全球文明史的视野之中加以重新审视,并被转化为可被世界理解的文化语言。加强甘肃文化的海外传播,应组建跨国学术共同体,建立敦煌学等特色学科的国际联合研究机制,实施甘肃文化的跨国际研究工程,重点研究阐释甘肃文化中的中国智慧,提炼出体现中华文明基因的核心理念。
构建多维度交互式的传播体系。在数字人文时代,甘肃文化的海外传播不能仅仅依靠实体传播的单一维度,而是要在国际传播的全新语境中,运用大数据分析海外受众的文化偏好,运用新时代的话语体系重构文化叙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文化资源的智能匹配与精准推送。针对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传播,我们还需要以创新理念推动甘肃文化的现代表达,运用现代技术构建“数字丝绸之路”虚拟空间,让海外受众在虚拟场景中理解认知甘肃文化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以及通过影视合拍、游戏联动、动漫出海等新形式,将甘肃文化转化为具有全球传播力的文化标识。
坚持双向互动的交流机制。讲好甘肃文化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不仅是激活历史记忆、彰显文化自信的必然选择,更是以文化之力促进民心相通、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使命。文明交流互鉴的本质是双向赋能,应建立“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动态机制,一方面联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化遗产联合申遗、合作考古,另一方面在海外设立甘肃文化研究中心、丝路艺术工作坊,开展青年学者互访、留学生文化研修等项目,培养文明交流的“文化使者”,激活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推动甘肃文化国际传播,既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课题,也是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甘肃文化的海外传播既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又要创新国际表达方式,还需以系统性思维重构文化传播范式,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等精神转化为全球文明对话的共通语言。以文化为桥、以文明为媒的传播实践,不仅可以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甘肃样本”,向世界各国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更可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新图景。
作者为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