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理论】加强国际传播 弘扬敦煌文化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4 11:15:13

加强国际传播 弘扬敦煌文化

罗娟娟

敦煌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库,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全民族的亲和力、跨时空的创新力。我们应在国际中文教育中进一步加强敦煌文化研究,全力构建敦煌文化对外传播体系,多措并举加快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促进文明对话为价值导向。敦煌文化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世界多元文明的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对于加快敦煌文化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传播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底蕴。敦煌文化包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及天下大同等思想理念,彰显着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二是有利于激发敦煌文化新活力。国际中文教育中,要不断激发敦煌文化新活力,深挖敦煌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让敦煌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三是有利于更好地践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教学。敦煌文化作为跨越千年的文明共生样本,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通过重构敦煌文化的叙事体系、活化其精神内涵、创新其育人机制,有效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人格塑造的统一。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敦煌作为多元文明交融的历史见证,其文化基因中天然蕴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精神密码。在国际中文教育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讲好敦煌故事,既能激活敦煌文化的当代生命力,更能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价值观传播的有机统一。传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可融入彰显国家发展、文明互鉴与民族团结的敦煌故事,如莫高窟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呼应,勾勒出开放包容的强国之路;敦煌汉简《河西节度使判集》中的军镇议事规则,蕴含协商民主的历史基因。传递“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追求,可植入体现社会公平、法治精神与交往伦理的敦煌记忆。如敦煌写本《S.1344开元户部格残卷》中的土地纠纷判例,彰显唐代依律断案的法治原则;莫高窟第45窟《胡商遇盗图》中通过法律途径索赔的叙事,印证了自由贸易需法治护航的现代逻辑。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可融入承载个人品德、职业道德与家国情怀的敦煌典范。“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以国家需要为毕生追求,为敦煌文化研究与弘扬鞠躬尽瘁,诠释深沉爱国情怀;莫高窟第296窟《善友太子入海取宝》连环画,传递出舍己为人的友善美德。

以文化育人教育理念为行动指南。讲好敦煌故事既要精准甄选优质内容,更要创新传播表达。一是构建沉浸式文化育人场景。依托敦煌研究院数字化成果与人工智能技术,打造虚实结合的沉浸式课堂,在多样化场景中阐释敦煌文化蕴含的价值。二是创新叙事视角,搭建文明对话的桥梁。敦煌作为人类文明交融的重要平台,叙事视角需突破“他者凝视”的单向输出逻辑,构建双向阐释、多维共振的话语体系,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框架。三是培育敦煌文化的传播主体。敦煌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中文教育中,需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动态调整叙事焦点,形成文化阐释的适配机制,着力提升学习者的全球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国际传播素养,进而更好推动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

作者为兰州理工大学文学院讲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