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宁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结硕果

来源/ 陇东报 作者/ 时间/2025-11-13 09:24:01

育产业 拓链条 富群众

宁县“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结硕果

庆阳融媒记者  张虎奎

近年来,宁县以“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为引领,持续探索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通过引进培育重大农业产业项目,打通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实现资源高效转化与农民多元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当前,县域内多个乡镇的食用菌产业齐头并进、发展迅速,成为该模式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专班服务提质效

  小菌棒育出大产业

当前,米桥镇健禾源食用菌项目正全速推进。当地组建服务专班全程跟进,通过盘活闲置厂房,在用地审批、项目备案、水电保障、用工协调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完成水井维修、管道铺设与线路架设,创造了“当月招商、当月落地、当月建设、当月试产”的“米桥速度”。目前,项目一期已完成厂房改造,10座钢架大棚建成并投入试生产。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菌棒100万棒,年产值可达600万元。

该项目采取“企业集中制棒养菌、农户按需购棒出菇”模式,已带动35户农户参与种植。同时,构建起“上游回收玉米秸秆、下游废菌棒转肥料”的“三元双向”循环链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农民稳定增收双向共赢。

聚焦高端珍稀品种

  打造工厂化循环标杆

太昌镇福禾菌业工厂化生产项目依托原烟叶复烤厂闲置厂房与场地,通过维修改造与新建并举,建成智能化、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车间7间,总面积12758平方米。项目坚持“标准高、技术新、品种优”理念,设立食用菌技术研发实验室,重点示范种植绣球菌、杏鲍菇、滑子菇等中高端品种,着力打造集菌种研发、菌棒制作、精深加工、品牌培育与包装销售于一体的高端珍稀食用菌产业基地。预计项目全年可产食用菌2800吨,年营业收入达6000万元。

该项目每年可消纳果木枝条、玉米芯等农业废弃物约7500吨,并将废菌料加工转化为有机肥,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机制,带动100余人稳定就业,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助力5个村集体发展滑子菇种植,年均增收1.5万元;辐射带动200户农户参与种植,户均种植3000棒,纯收入达0.5万元。

 布局全产业链

  规模效益持续释放

平子镇食用菌全产业链项目由甘肃鑫瑞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致力于构建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种植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00万元,菌棒厂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菌种研发中心正进行室内装修,预计12月中旬投产。基地建成大棚68座,挂棒30万棒,收获干品4.4万斤,产值达132万元,带动75人实现劳务增收。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总产值达6600万元,带动就业500人以上。

如今,一座座现代化菌菇大棚在宁县乡野间熠熠生辉,厂房中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孕育着产业振兴的希望。从农业废弃物到高附加值菌菇,从实验室研发到百姓餐桌,这条“三元双向”循环产业链正如跃动的脉搏,为这片土地注入绿色发展的蓬勃动能,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