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高质高效推进美丽甘肃建设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1 08:48:0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高质高效推进美丽甘肃建设

燕星宇

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列入“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进行专章部署,为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进一步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增强绿色发展动能,以实际行动推动美丽甘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坚决扛牢上游责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健全制度机制,全省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十五五”时期,我省要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以都市圈城市群为抓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一是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以甘南水源涵养、陇东陇中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环境污染整治为重点,以此拓展生态环境承载力,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是打造城市梯次增长点,以强省会行动为牵引,加快发展以兰州为核心,白银、定西、临夏及周边县城等为梯次支撑的兰州经济圈,建设全省的创新高地;加力建设陇东经济带,以先进装备制造、综合能源、数字经济等为重点,增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支撑力。三是积极开展跨省区常态化沟通协商,以黄河流域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加强多层面深度合作,高水平一体化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努力实现省区发展战略与流域发展战略的对接、省区发展利益与流域发展利益的统一,从而形成黄河流域省区协同发展和互利共赢的新格局。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近年来,我省着力优化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和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着力发展旱作节水和生态循环农业,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抓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凸显;优化能源结构,培育绿色环保产业,推动绿色消费升级,绿色转型的新引擎、新动能、新支撑日益增强。“十五五”时期,我省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和绿色环保产业培育,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一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优化工艺流程,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转型示范企业。二是着力培育新引擎,通过严格环境准入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优化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三是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化,同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碳汇交易,夯实生态保护置换发展空间的制度土壤,涵育产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发展环境。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时期,我省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十五五”时期,我省要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持续优化能源产业布局,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甘肃由能源大省向能源强省提速迈进。一要完善能源发展规划,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汇聚河西走廊能源产业发展合力。二要构建与新能源高占比相适应的新型电力体系,积极推动绿电、绿证、碳市场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降本增效。三要加快绿氢产业的发展,在制氢、储氢、输氢等关键环节加强技术攻关,着力打造河西“绿氢”走廊。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