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崆峒区:千亩大葱喜丰收 特色产业助振兴

来源/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0 14:25:29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姜慧仁

近日,崆峒区白水镇千亩大葱种植示范基地里,一垄垄大葱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翠绿的葱叶在微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随着大葱挖掘机的轰鸣声响起,一排排葱白饱满、粗细匀称的大葱被连根拔起,整齐地铺在田垄间。20余名村民分工明确、动作娴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收拢、捆扎、搬运、装车作业。

“这些天一直在这收葱,一天能挣100多元,家门口挣钱,不耽误家里事,特别好。”来自马莲村的村民朱小琴一边捆扎大葱,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

大葱分拣。

采收完成后,新鲜的大葱被迅速运往泾河川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分拣中心。在分拣中心,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忙碌,经过吹皮去叶、切割包装等一系列标准化处理流程,一捆捆洁净的大葱完成了从采摘、分拣到储运全链条作业。

“时间很快,质量很好!”分拣中心负责人薛岩介绍,从地头到车间冷藏外运,就几个小时,这种高效的运作模式,最大程度保证了大葱的新鲜品质与食用安全。

白水镇千亩大葱种植基地。

“大一点的大葱一棵能有1斤多。”大葱种植基地负责人王闯说,今年我们在白水镇种植了1200亩大葱,预计亩产可达到6000公斤。加工后的大葱每斤能卖到1元以上,主要销往兰州、西安、银川等地,按照目前的产量和市场价格估算,其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

为进一步壮大特色产业规模,深农集团已注册本土企业,并借助兰洽会平台签订共建协议,按照规划,该集团计划三年内在白水镇建成5000亩高标准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概算总投资6800万元,整合宁夏、兰州、武威等产区蔬菜资源,打造集“智慧种植、标准化生产、加工储存、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平凉深农农场”项目,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西北地区深农高原夏菜冷链物流集散地。

葱田无人机除菌作业。  

“特色种植不仅推动产业的发展,还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就近就业,增加劳务收入。”白水镇党委书记赵玉虎介绍,白水镇各村成立了“劳务小分队”,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培养产业发展需求的种植管理、分拣包装等专业化“产业工人”,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稳定增加收入。如今,在白水镇,特色种植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助推器”,为当地乡村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