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崇信:林下养鸡生态富民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11-07 10:16:52
原标题:崇信 林下养鸡生态富民

在崇信县木林乡东阳寨村的刺槐林里,一群群羽色鲜亮的五黑鸡正啄食草籽、追逐昆虫。村民杨军提着竹篮穿梭林间,从鸡窝里捡拾新鲜鸡蛋,满是笑意地说:“这林下鸡和生态蛋不愁卖,今年光养鸡就能多赚2万多元!”这片曾闲置的林地,已成了东阳寨村村民的“致富林”。

“守着好林子,咋能让它生金?”东阳寨村林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成为村“两委”班子一直琢磨的事。2024年,村党支部书记李爱斌发现林下养鸡既能利用林地空间,生产生态农产品,又契合消费者对绿色食材的需求。“鸡吃林间杂草、害虫,粪便还能肥树,形成‘林养禽、禽促林’的循环,一举两得!”李爱斌的想法,很快得到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支持。

为增加村集体收入,村“两委”牵头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建起标准化鸡舍,从外地引进抗病性强的五黑鸡、珍珠鸡、贵妃鸡等品种,由村集体规模化养殖,示范带动农户以庭院经济方式分散养殖。将零散的林地变成了规范的养殖基地,林间小道旁立着“生态养殖区”的标识牌,鸡舍里安装了通风、温控设备,处处透着现代化养殖的气息。

“刚开始心里没底,怕养不好赔本。”东阳寨村杨丽回忆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不仅提供鸡苗、饲料,还请来县畜牧中心的技术员定期上门讲解,从疫病防控到日常管理,手把手教大家科学养殖。“以前喂鸡凭经验,现在知道啥时候防疫、怎么配比饲料,成活率从原来的70%提升到了95%以上。”

随着首批林下鸡出栏,东阳寨村的生态土鸡凭借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的特点,很快在县城及周边打开了市场。“现在每周都有客户打电话预订,周末还有城里人开车来村里买,说是吃林间虫草长大的鸡,放心!”合作社负责人梁志军介绍说,目前合作社存栏土鸡9000只,日均产蛋700多枚,产品通过线下门店和电商平台双渠道销售,订单也很稳定。

林下养鸡,林地“活”起来,带动了村民增收。村里采取“村党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村民认领鸡苗在自家林地散养,合作社统一回收销售。“我年纪大了,出去打工不方便,在家里喂鸡、捡鸡蛋,一个月能挣1900元,还能照顾家里。”62岁的村民周小琴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