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新政“暖流”涌动
——天水住房公积金改革多维发力托举万千家庭“安居梦”
天水融媒记者 黄虹
深秋的天水,寒意渐浓,但天水市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如汩汩暖流,悄然涌入千家万户,为许多普通人的“安居梦”照进了现实的阳光。
灵活就业者喜圆“安居梦”
“真没想到,像我这样自己开小餐馆的也能办公积金贷款。”今年9月,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做餐饮生意的马先生刚刚办妥了该县首笔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贷款。
曾经马先生总认为公积金是“单位人”的福利,如今政策壁垒被打破。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搜索“天水公积金”小程序,灵活就业者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自助开户。缴满半年后,购买家庭首套住房或第二套住房均可申请公积金贷款,享受与单位职工完全同等的低息政策。
在清水县,同样受益的安先生拿到了45万元贷款。他感慨道:“利率比商贷低不少,以后每月还款压力小多了,这不仅圆了我的安居梦,更让我感觉到国家政策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自己闯’的人。”
今年1至9月底,天水市已为灵活就业人员发放贷款10笔共394万元。对灵活就业者来说,昔日遥不可及的福利,如今变得触手可及。
多子女贷款额度精准“加码”
“家里有两个孩子,房子越住越觉得小。”秦安县的孟先生一家看中了一套心仪的房子,但首付和月供的压力曾让他辗转难眠。就在他一筹莫展时,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秦安管理部的工作人员带来了好消息: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上浮10万元。 孟先生的贷款总额从60万元提升至70万元,购房计划得以顺利推进。他深情地说:“政策给的不仅是额度,更是一份安心,让我们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普通家庭的关心。”
今年1至9月,天水为多子女家庭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68笔共10069.5万元,为缓解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注入了强劲的“政策暖流”。
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惠民政策落地生根,离不开服务的持续优化。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仅推出了周六“不打烊”的延时服务,更主动将窗口“搬”到一线。
在麦积区“麓宸云界”售楼部,管理部工作人员设起临时服务台,现场面签、政策解读、资料预审……曾经的“多头跑、来回跑”变为“一站式”办结。市民樊红珠惊喜地说:“在售楼部就办完了手续,省时又省心”。
而“您码上说,我马上办”小程序的上线,则搭建起一座24小时在线的“连心桥”。群众扫码反馈问题,系统智能分流转办,大部分诉求2小时内即可办结。自试点运行以来,30分钟内回复率高达10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创新区域协同与担保模式
天水的公积金惠民举措,不仅着眼于本地,更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区域协同发展。
今年9月,天水市与四川绵阳、德阳正式签署住房公积金业务跨区域合作协议,开启了三地公积金互认互贷的新篇章。双向开放的异地购房提取、异地贷款等措施,为在三地工作生活的缴存职工提供了极大便利,让公积金随着人才的流动而“畅行无阻”。
同时,中心与甘肃金控天水融资担保公司创新推出的贷款保证担保合作,为无抵押物的职工打开了贷款通道,实现了“抵押办结即放款”,有效破解了群众住房消费的“难点”,共同构建起多层次资金风险管理机制。
公积金新政筑牢民生之基
从灵活就业者贷款“破冰”,到多子女家庭额度“加码”,从“上门办”的贴心到“码上办”的迅捷,到跨区域合作和担保合力的便捷,这一点一滴的务实改变,将“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体验。
据悉,自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天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为全市2722个单位的17.73万名(包括封存账户)缴存职工结息15998.61万元,同比增长8.52%。这笔真金白银的收益,已精准计入每位职工的个人账户。
1至9月底,天水市共发放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324笔,总额1.71亿元,满足多样化的购房融资需求;“商转公”贷款办理406笔,释放1.63亿元资金,为职工大幅减轻利息负担;普惠性的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发放422笔,达1.7亿元,助力万家安居;同时,不忘住房保障初心,为保障性住房发放贷款49笔,1872万元,筑牢民生之基。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不仅圆了更多家庭的“安居梦”,也为区域房地产市场注入了绵长而稳健的发展活力。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