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敦煌风】久久为功 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

来源/ 新甘肃-敦煌风 作者/ 苑广阔 时间/2025-11-05 18:56:54

苑广阔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稳住农业基本盘、激活农村新动能,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筑牢粮食安全底线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建议》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这需要从耕地保护、科技赋能、政策保障多方面协同发力。一方面,要严格耕地总量管控,持续整治乱占耕地行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分类推进撂荒地复垦和盐碱地综合利用,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另一方面,需强化农业科技攻关,依托“南繁硅谷”等平台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推广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等高产模式,推动粮油作物单产稳步提升。

激活产业振兴引擎是农村增活力的核心抓手。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从实践来看,既要立足资源禀赋培育特色种养业,也要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甘肃陇南成县把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通过“县统筹、乡主导、村实施”三级联动机制,探索形成了资产盘活、资源开发、产业带动、服务创收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截至今年7月,全县24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量质齐升”,村均收入7.33万元(陇南市第二),经营性总收入708.67万元(陇南市第一),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00余元。

深化改革创新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动力源泉。首先,要加快国产先进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拓展人工智能、低空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其次,需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正如农业农村部部署要求,要完善粮食生产补贴、农业保险等政策体系,推动产销区省际利益补偿,让种粮农民不吃亏、得实惠。

健全城乡融合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建议》明确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这要求完善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农村。要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实施就业攻坚行动,通过“组团式”帮扶增强欠发达地区内生动力。通过村企共建,让村民既拿土地流转费,又挣务工工资,还能分享集体分红,实现“产业兴、农民富”的良性循环。此外,还应健全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鼓励城市人才、资本下乡,让农村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唯有久久为功、实干为要,才能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