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能量 提质量 引流量
西峰区农文旅融合发展迸发新活力
通讯员 刘新艳
毛寺村丰收的水稻,让人们在劳作中感受农耕喜悦;清水沟畔,游人漫步赏景、围坐畅谈,享受乡野间的悠闲时光;帅堡村的休闲园内,各色娱乐设施供游客尽情畅玩,地道的农家饭更是让游客赞不绝口……在西峰区,一场“农村变景区、农事变体验、农民变网红、农田变乐园”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变形记”,让这片土地迸发出新活力。
深秋的午后,在西峰区董志镇冯堡村村民蔡玉贞家的葡萄园里,100多名孩子身影掩映在串串紫葡萄中,他们有的看葡萄、有的摘葡萄、有的尝葡萄,一派语笑喧阗的热闹景象。
2012年,蔡玉贞退休后选择回乡创业,发展庭院经济。经过多年努力,葡萄种植面积由最初的3亩扩大到如今的40亩,年产量超5万斤,产值达40多万元。“现在,我们依靠线上销售打通了‘从园到桌’的道路。同时,通过入园采摘带来收获的乐趣、团体接待满足游玩的需求,让更多人从买葡萄变成田园游。”蔡玉贞笑着说,“每到葡萄成熟季,园里游客摘果、孩子嬉戏、家长拍照,满是鲜活场景。”
蔡玉贞的葡萄园是西峰区“农业观光型”乡村转型的一个缩影。西峰区围绕“一村一品、一村一景”,因村施策打造“特色餐饮聚集型”“景区民宿带动型”“农业观光型”等特色乡村。以李岭村为试点,推出“田园采摘+音乐演艺+研学观光”沉浸式体验项目,成为游客“微度假”首选地;毛寺村借势龙栖谷景区与凤凰塬舍民宿,创新“直播+文旅”模式,开发夜游经济、非遗研学等项目;鄢旗坳村、司官寨村等大力发展“三元双向”循环农业;庄头村等深耕“一村一品”全产业链,农旅互促的和美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近日,彭原镇鄢旗坳村里热闹非凡。秋季“村晚”歌舞翩跹,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助农主播们架起设备,对准苹果、蜂蜜等农特产品,为万千网友讲述农产品背后的乡村故事。“我要带网友看家乡田园风光、品农家美食,让更多人走进西峰、走进庆阳,感受黄土高原的独特风土人情。”助农主播王霞说。
西峰区积极构建“全域营销”传播生态,一手抓线下活动造势,策划“农民丰收节”“走百村进千户”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全省农文旅融合现场会”“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等节会,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爆点”;一手抓线上渠道破圈,建成“区级基地+村级直播间”直播矩阵,推出“庆阳供销商城”小程序,创新“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模式,培育直播粉丝千人以上账号130个,让“手机变新农具、直播成新农活、农民变新网红”的图景成为现实。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