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AI漫剧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已成为短剧内容产业中不可忽视的新势力。
巨量引擎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漫剧供给量的月复合增长率达到83%,半年内上线作品超3000部,市场流水规模增长了12倍,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00亿元。
平台的商业化数据更为直观:抖音漫剧的商业化投流日消耗从2024年下半年的1万/天跃升至400万/天,日均GMV超千万。
快手平台表现同样亮眼,2025年第三季度AI漫剧行业日流水较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900%。
AI漫剧的头部效应已经开始凸显。今年以来,酱油、六零一、剧点等公司的多部漫剧作品在抖音端原生播放量破亿。
不少行业人士均表示,目前的AI漫剧正处于2023年的真人短剧时期。一边是爆发式增长,另一边是题材雷同、内容同质化严重。
在这样的行业发展趋势下,AI漫剧或许已经悄然步入下一阶段。

01
阶段性症状:题材、内容、风格雷同
今年AI漫剧的爆量增长集中在下半年,短剧内行人盘点了一些头部漫剧公司的爆款漫剧,发现目前AI漫剧已经开始进入题材、内容、画风都十分同质化的阶段。
这种同质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公司旗下的漫剧爆款作品大多是相同题材;二是不同公司的相同题材作品在漫画风格上也同质化严重。

从上述图表中能看到,头部漫剧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区。迷妹动漫剧场三部播放量过亿的大爆款,均是规则怪谈/诡异/末世题材。
在这一题材赛道上,龙王动漫剧场也跑出了爆款——《末世钞能力者(第一季)》和《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第一季)》。但这两部爆款在内容和画风上的差异并不明显。特别是对末世的画风展现,都是以红色/黑色系为主。


左:《末世钞能力者(第一季)》
右:《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第一季)》
酱油旗下的小星动漫放映室的爆款则是以玄幻/修仙和异能觉醒/系统为主要赛道。同一题材的内容、画面复用情况也存在。比如《泰坦时代:我觉醒了十凶》和《神话镇魂,我觉醒了大圣》这两部漫剧,从设定到觉醒能力几乎一样,剧中的觉醒场地也近乎一样。主角则均有觉醒了孙悟空的设定。


并且这些来自不同公司制作的同题材爆款漫剧在内容上仍然有着相似的套路。比如《无限返还:我买爆了诡异末日》和《全民诡异:开局掌握零元购(第一季)》,这两部均是主角在系统的加持下,获得了大量诡界金钱,实现了崛起。
造成这种状况有多重原因,第一是目前AI漫剧的受众绝大多数为男性。酱油曾公开宣称,90%的漫剧受众都集中在24-30岁的年轻男性群体中。像上述提到的爆款题材均为常见的男频向漫剧内容。
甚至友和文化的漫剧负责人“艾神”向短剧内行人透露,一个适合的题材可能就成功了一半。
此外,有业内人士称,AI技术在生成画面和人物时也有“审美上限”。在题材限定的情况下,各家公司的都会使用市面上通用的AI工具,难免就会造成画面、人物形象、画风的相似。
当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运作的话,受众也难免进入审美疲劳的状态。而在漫画/漫剧领域,受众规模并不能和真人短剧的受众相提并论。
要继续打开AI漫剧的增量,就需要开拓多元题材,在内容的打磨上更加精细化。这已经是一些头部漫剧公司正在探索的方向了。
02
开辟工业化流程,进入卷精品时代
目前大多数漫剧公司均采取让AI技术贯穿从剧本到人物设计,再从分镜到生图生视频的所有环节。在AI的运用下,成本大大降低的同时,效率极速提升。行业内目前的普遍共识是一部AI漫剧的成本为10-15万,制作周期在15-30天。
但事实上,在一些制作环节,人工调整仍然十分重要。短剧内行人从灵炬动漫负责人吕少龙处了解到,他们在前期的剧本开发时期,AI扮演的更多是一个整理者的角色。“单纯AI生成剧本还是比较困难,但是在帮助主编做题材开发、人物设计、剧情逻辑梳理,起到了查漏补缺的作用。”
除了剧本,分镜设计、图像生成这些环节也非常需要人工的介入。不止关乎到漫剧美学上的风格,更体现制作成本和效率。
“艾神”透露,为了能建立统一的底层风格,杜绝AI生产不一致的问题,他们会对每个项目的色调、构图、人物服饰在开始阶段就分门别类,提前生成。
并且,在每一段视频生产出来后,他们还会进行人工复核机制,确定作品能整体保持一个统一水准。“所以目前我们宁可慢一点,也要让观众感觉“稳定、专业、有质感”。
一鱼文化的漫剧负责人胡先锋告诉我们,目前他们在在制作全流程里,是按照人工和AI五五开。在分镜方面,则是完全由人工进行。
这种保持质与量的平衡更指向了AI漫剧的工业化进程——快速生产一个画面可看、想象力丰富、“没有硬伤”的作品。这也是目前行业内头部企业正在进行的方向。
一方面,这关涉到AI技术的迭代和布局;另一方面关涉到相关人才培养和组织架构。
以画面生成为例,既需要好的AI工具,更需要懂如何用它的人。吕少龙表示,在提示词把控层面,一个成熟的抽卡师可以让成本降低50%以上。在分镜设计上,吕少龙还指出来剧点是自研了智能体专门对某些类型的剧本分镜进行训练,比如男频的热血、末世和系统。
巨日禄创始人杰夫也分享过他们正在研发的AIAgent,在prompt层面已能替代人工完成70%的镜头提示词编写,这就预示着生产力将进一步解放、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再加之,AI技术的不断更迭,每一次更新都有可能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像前段时间发布的Sora2,以及今年讨论度日益升高的AI3D技术等,都会对AI漫剧的工业化进程造成一定冲击。
这也是属于头部企业的探索,毕竟运用AI技术也需要强大的算力基础,是一个既考验硬件设施,又考验软件设施的事情。
整个大趋势是头部漫剧企业正在进入卷精品的时代,向着开拓更多元的题材,在画面风格上更精良(比如打斗动作流畅、人物细节有看点)的方向进行。
目前来看,也有一些其他题材在陆续上线。像前一阵小星放映动漫上的萌宝题材——《萌宝下山,悬壶济世喜洋洋》;以及最近的爆款女频漫剧《星际兽世:雌主她觉醒了神豪系统后杀疯了》(9000w+播放量)。


在这个阶段,一些人也表示对于AI漫剧公司的中尾部,甚至是新入局者,仍然有机会。“上牌桌最重要”,吕少龙这样表示。
03
IP化、全球化,还有多远?
谈及AI漫剧的未来方向,IP化、全球化是所有人都在展望的方向。这也是参考了日漫、美漫的发展历程。
漫画/二次元/动漫领域的受众一直并不算特别大众,所以要做IP化、真人影视化、全球化,甚至线下实体行业,这些都是扩大市场的举措。很多人在讲到未来方向时都会提到迪士尼,这似乎是漫剧能够想象到的产业终点。
而迪士尼的IP长效的关键在于从单部作品到生态矩阵的延伸。一部动画往往经历近无数次修改,再依托“电影—衍生品—乐园”闭环实现价值放大。这之中,好的内容永远是最核心的要素。
但目前漫剧更多局限于单点爆款,内容的深耕和创意的开发仍有不足。当头部企业开始卷精品,开发更多优质作品时,有潜力的IP系列作品或许就会诞生了。
随之而来的就是以优质漫剧为试金石,继续开发真人影视剧,甚至是电影IP。当AI技术从“降本工具”回归“创意放大器”,当创作从“题材跟风”转向“情感深耕”,让作品从“流量爆款”成长为可穿越周期的文化IP——这正是所有内容产业的终极逻辑。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