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临泽县法院:让“枫桥经验”在基层开花结果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30 08:27:17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近年来,张掖市临泽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主动前移解纷阵地,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同时加强“府院联动”,引导多元力量形成解纷合力,努力将纠纷化解于基层,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为维护社会和谐、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

“化账”方案打通账款梗阻

不久前,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孔某在向临泽县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从“对簿公堂”到“主动撤诉”,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临泽县法院和政府部门协同努力的结果,涉案工程款通过政府“化账”方式得到妥善解决,这起困扰双方多年的矛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

临泽县法院法官向企业工作人员了解情况。临泽县法院供图 

事情要追溯到几年前,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施工方,承建了某村村民委员会小区的风貌改造项目。工程如期竣工并验收合格后,村委会方因资金周转等问题未能按时支付工程款。

“这已经成了公司的一个‘心病’:项目是我公司垫资修建的,因工程款数额较大,导致公司现在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多次与发包方协商无果,无奈之下,才起诉至法院,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讨个‘说法’。”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孔某说。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经与村委会负责人沟通,了解到所欠工程款属实,但承办法官也清楚,“如果简单地判决,可能会后续面临‘执行难’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境,甚至可能影响政府公信力和区域营商环境。”

为此,法院没有就案办案,而是启动了“府院联动”机制,多次与村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沟通,联合寻找既能解决问题、又能符合当前政策的“治病良方”。

经过多次协商,一个名为“化账”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化账”不是简单的“抹账”,而是通过审计核清、纳入预算安排或资产抵扣等合规的财政结算程序解决。

这一方案得到了原告公司的认可,政府方依程序稳步推进“化账”流程。最终原告公司140多万元工程款得以兑现,化解了资金周转危机。

精准溯源化解田畴纷争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安居乐业的依托。临泽县法院枣乡特色土地法庭,紧扣土地纠纷特点,通过联动辖区综治中心、派出所,广泛邀请村社干部参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乡土特色的实质解纷新路径。

徐某与王某的同村债务及土地租赁纠纷持续多年,双方因债务清偿与土地返还问题僵持不下,最终对簿公堂。

案件审理的关键,在于厘清长达9年的土地租赁费用。法庭并未局限于庭审举证,而是主动延伸服务触角,通过走访村民、询问村社干部、查阅相关站所档案等多种方式,细致摸排,逐步构建起客观合理的土地租金参考标准。

正是这些深入田间地头的“笨功夫”,为后续成功调解奠定了坚实的事实基础,成为化解矛盾的“巧方法”。

临泽县法院法官走进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临泽县法院供图

在另一起案件中,面对亲兄弟之间因二十多年前土地耕种、后续确权引发的权属争议,法庭意识到,此类历史遗留问题若简单判决,虽能断明法律上的“是非”,却可能割裂亲情。

在庭审后,承办法官决定引入更广泛的基层治理力量,将案件委派至镇综治中心进行诉中调解。调解前,综治中心、村社干部与法庭干警共同梳理历史脉络,厘清土地二轮承包细节。

经过多轮次耐心细致的联合调解,最终促成兄弟二人达成“退地补偿”协议,弟弟主动撤回起诉,既解法结,又化心结,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这些案例是枣乡特色土地法庭深耕涉土涉农纠纷的缩影。“我们将持续深化和总结实质解纷工作方法,做优做实‘土地特色法庭’品牌,构建从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到实质解决的纠纷治理闭环,为辖区产业振兴与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保障。”枣乡特色土地法庭庭长曹冬兰说。

府院联动解决“付款难”

在临泽县沙河镇镇政府会议室,坐着的不是平时的工作人员,而是一场官司的原、被告和法官。一场持续数年的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看似简单却交织着情、法、理的权衡。

原告法定代表人张某是沙河镇兰家堡村村民,2019年承接了本村工程项目。工程结束后款项一直未结,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承认债务存在,但因种种原因没能结清款项。

临泽县法院法官通过“府院联动”机制化解矛盾纠纷。临泽县法院供图

眼看又要陷入僵局,办案法官刘娟没有急于拿出法条,而将目光投向了沙河镇人大主席钟福青。“钟主席,这件事表面是法律纠纷,根源还是信任和沟通问题。我们争取既维护法律权威,又兼顾村里实际,最好在这里商量出个结果。一旦上了法庭,就没有这样商量的余地了。”

于是,三方开启了一场围绕案情的对话。对话中,钟福青开门见山,指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村委会要诚实守信,还掉欠款;若一次性付清难度较大,可以考虑通过分批次还款,解决这一问题。多方发言后,张某对村里的实际困难表示理解,兰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兰吉光也承诺将积极推动问题解决。最终,大家商议出“分期付款”的方法,村里当年先付一部分款,剩余部分在之后两年内付清。同时法院出具调解书,一旦违约,可以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并主张违约金。

这样,既缓解了村里压力,也保障了张某的权益,双方一拍即合。“得益于‘府院联动’机制,双方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解决了,为持续数年的纠纷画上了句号。”刘娟说。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