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现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魏晓倩
当前,兰州新区的秋收工作进入收尾阶段,田间地头刚完成秋粮收割的同时,另一番忙碌景象已然展开:2000余亩冬小麦试验田正式开播,一台台播种机穿梭在翻耕平整的田垄间,与尚未结束的秋收劳作交相辉映,绘就出“一边颗粒归仓、一边播撒希望”的生动农耕图景。
此次冬小麦试验种植选址兰州新区上川镇达家梁村,这里土壤墒情适宜,加之高标准农田平坦肥沃的基础条件,为试验种植筑牢了根基。
“以往这片区域多为旱砂地小麦种植,产量和品质都受限制,去年项目建设中心冬小麦试种成功,加上今年高标准农田的持续完善,我们对试验田的收成充满信心。”三鑫源农牧产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蔺雪琴道出了大家对试验田的期待。
兰州新区光热资源充沛、昼夜温差明显,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冬季低温环境还能抑制病虫害滋生,从源头减少农药投入,为冬小麦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更关键的是,冬小麦“秋播夏收”的生长周期,恰好与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形成错季轮作,让土地“歇人不歇茬”。
为了让试验田发挥最大价值,新区在高标准农田中科学划分试验区,针对性引入济麦44号、济麦22号、高原88号3个适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冬小麦优良品种,开展区域适应性对比试验。同时,配套测土配方施肥、滴灌、喷灌等现代化技术,农技人员全程驻点指导,一边协助做好秋收收尾的秸秆还田、土地深耕,一边现场教学冬小麦播种的行距控制、深度把控,让技术指导贯穿试验田种植全过程。
“刚收完庄稼就来种冬麦,既能学新技术,还能挣工钱,真是一举两得!”正在试验田协助播种的达家梁村村民笑容满面。
“秋收收尾+冬麦开播”的同步推进,不仅为试验田抢得了有利农时,更让村民在实操中掌握了“一季收、一季种”的衔接技巧,为后续规模化推广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2000余亩冬小麦试验田,既是新区筛选适宜品种、优化种植技术的“试验阵地”,也承载着提升农业产能、增加农户收入的民生期待,在沃土里播下的不仅是冬小麦的种子,更是兰州新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的新希望。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