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泰一处风电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乐凯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占东)近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向社会公示2025年首批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结果。结果显示:此次竞价机制电量规模8.3亿千瓦时,中标价格为0.1954元/千瓦时,执行期限为12年。
甘肃是新能源大省。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新能源装机突破7500万千瓦,约占电源总装机的67%。随着新能源规模持续壮大,今年8月,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出台了甘肃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方案,明确了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形成。
随着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入市,企业告别以往的固定电价模式,其上网电价由市场决定。为稳定新能源发电企业收益预期,甘肃在市场外建设了新能源可持续发展差价结算机制——企业部分电量有机会纳入差价结算机制,享受机制电价保障。即新能源市场均价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一定补偿;市场均价高于机制电价时,企业则退还超额收益。对纳入该机制的电量,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按规定开展差价结算。该机制电价政策相当于给发电企业上了一份“动态价格保险”。既体现了市场化竞争原则,又有效保障了新能源项目合理收益,有利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该机制电价通过竞争方式产生。日前,经省发展改革委授权,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组织了甘肃省首次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工作,400多家新能源投资主体以风电、光伏同场同权竞争模式,对首批8.3亿千瓦时机制电量,进行同台竞量、竞价,按照企业申报价格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列,最终有61家企业入选。该机制电价补偿的计算公式是:机制电量乘以机制电价与市场交易均价的差价。
据了解,2025年6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2026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期间建成并网的新能源项目,分两个批次组织竞价工作。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将于2025年11月3日启动第二批机制电价竞价工作。未来,我省原则上在每年10月底前组织开展次年竞价。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