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托育服务圈”解民忧
记者 郭晨阳 张文睿
10月21日清晨8时,3岁的张岚歆拉着爸爸张积泰的手,走向金川区龙首新区托育服务中心,小脸上满是期待与欢欣。到中心门口,她松开爸爸的大手,回头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再见”,跑向教室,高兴地融入到晨间活动的欢乐氛围中。对于张积泰夫妇而言,女儿这般迫不及待“上学”的场景,是他们半年前难以想象的安心与慰藉。
张岚歆的一天,从一堂生活实践课开始。今天的内容是学习自己穿脱外套和鞋子。在老师鼓励和引导下,孩子们很投入。天气转凉,衣服变得厚重,张岚歆努力地将小胳膊伸进袖子,虽然动作还有些笨拙,也时常穿反衣服但成功后脸上洋溢的笑容无比灿烂。张积泰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回到家,她会抢着自己吃饭、穿鞋,那种‘我自己来’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了。”
这看似简单的日常,是托育中心精心设计的课程目标带来的变化。龙首新区托育服务中心的保育师李君睿介绍,针对1至3岁幼儿的成长关键期,中心系统化地设置了身体发育、动作、语言、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优质课程。在感统训练区,张岚歆和小朋友们快乐地在平衡木上行走、在海洋球池中“寻宝”、搭建彩虹桥……这些活动不仅能充分锻炼他们的四肢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感,更能有效促进大脑神经发育。
午餐和午休时间,秩序井然。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洗手、安静就餐,然后在自己独立的小床上甜甜入睡。完善的设施和科学合理的日程规划,保证了孩子们规律作息和充足活动。
张积泰和妻子都是典型的双职工。过去,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是他们面临的巨大难题。“我们俩工作都忙,精力实在有限。也曾考虑过让老人来帮忙,但难免担心隔代教育可能存在的溺爱或教育理念不一致的问题。”张积泰坦言,把孩子送入专业的托育机构,是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张积泰觉得孩子在这里不仅被照顾得很好,更重要的是她变得更开朗、更独立,学到了很多在家里无法系统学习的能力。下班后接回一个开心、充实的宝宝,亲子时光质量更高了。而且,老师会定期与他们沟通孩子在园的情况,让父母能同步参与孩子的成长。
张岚歆在龙首新区托育服务中心充实而快乐的一天,是我市持续推动托育服务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为解决普惠程度需进一步提升;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机构培育有限;公办机构供不应求与民办机构托位闲置相矛盾等问题,我市聚焦“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龙首新区托育服务中心通过政策引导、标准建立、专业培训等方式,支持和推动了一批像龙首托育中心这样规范、专业的托育机构成长。在建的金昌市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以150个优质托位的供给为基础,全力打造区域性托育服务标杆机构。为了解决更多像张积泰家庭被托育问题所困扰的家庭,我市正在构建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等为网络的“1+N”托育服务体系,让“安心托育”走进基层。
从张岚歆稚嫩却坚定的“我自己来”,到张积泰夫妻脸上释然与满意的笑容,这“一小步”的妥善解决,正是我市在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增进民生福祉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大步”。未来,随着托育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像张岚歆一样的孩子,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也会有更多像张积泰一样的家庭,能够更从容地奔赴事业与生活。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