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舒适圈”!大学生跨行业实习 在陌生赛道闯出新天地
“原以为学汉语言,只能跟文字打交道,没想到在互联网公司实习,让我学会了用数据分析用户需求,这是全新的体验!”近日,兰州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王宇,结束了在本地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跨行业实习,这段跳出专业“舒适圈”的经历,让他对未来的职业方向有了新的思考。在兰州,像王宇这样选择跨行业实习的大学生正逐渐增多,他们不再局限于“专业对口”的传统认知,而是主动走进不同领域的职场,在陌生的赛道上摸爬滚打,积累多元经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搭桥”。
从零基础开始
学子勇闯陌生领域
“当初决定从会计学跨到新媒体行业实习,身边不少人都觉得我不务正业。”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学生李萌笑着说。去年10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递了兰州一家本土文化传媒公司的新媒体运营岗位实习简历。
刚开始实习时,李萌完全是“零基础”,不会写短视频脚本,不懂账号运营逻辑,甚至连简单的视频剪辑软件都不会用。“那段时间压力特别大,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恶补新媒体知识,跟着同事一点一点地学。”李萌回忆,为了做好一条关于兰州美食的推广视频,她跟着同事跑遍了兰州的老街巷,从拍摄角度到文案撰写,反复修改了8遍才最终定稿。
如今,经过3个月的实习,李萌已经能独立负责公司某账号的日常运营,还策划出两条播放量超10万的短视频。“跨行业实习虽然辛苦,但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另一种可能。”李萌说,现在她不仅掌握了新媒体运营技能,还对兰州本地的文化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是在课本里学不到的。
同样在跨行业实习中收获成长的,还有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张昊。今年暑假,他选择了一家本地环保科技公司实习,负责数据建模与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以前学的都是纯技术知识,没想到在环保领域,需要将技术和实际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张昊说,为了精准分析兰州某区域的空气质量数据,他跟着工程师多次到现场采样,学习环境监测的专业知识,“现在我不仅能写出更贴合实际需求的代码,还对环保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说不定未来会往这个方向发展。”
打破专业壁垒
企业乐见“跨界人才”
对于大学生跨行业实习,不少兰州本地企业持欢迎态度。“我们更看重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而非仅仅局限于专业背景。”兰州某互联网科技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刘女士表示,跨行业的实习生往往能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为团队注入新活力。
该公司今年接收的5名实习生中,有3名是跨行业实习。“比如学市场营销的实习生,会从用户角度给产品研发提建议;学外语的实习生,在做国际业务对接时发挥了很大作用。”刘女士说,公司会为跨行业实习生提供系统的培训,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岗位,“有些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我们已经提前发放了录用意向书,希望他们毕业后能加入团队。”
兰州一家本土电商企业的负责人表示,现在行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需要更多具备跨领域知识的人才,“比如我们做兰州特产电商,既需要懂电商运营的人,也需要了解本地文化、擅长内容创作的人。跨行业实习的大学生,正好能弥补某些岗位的复合型人才缺口。”
理性“跨界”
在试错中明确方向
尽管跨行业实习能带来不少收获,但也有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兰州大学历史学专业的大三学生陈曦,曾尝试跨到金融行业实习,由于缺乏专业基础,加上行业门槛较高,实习一个月后便选择了放弃。“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跨,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陈曦说,这次经历让她明白,跨行业实习不能盲目跟风,需要提前做好规划。
对此,有着20余年职场经验的兰州大学张晓文老师建议,大学生在选择跨行业实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明确自身需求,是为了探索职业方向,还是为了学习新技能;其次,提前了解目标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岗位要求,做好知识储备;最后,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勇于接受挑战,同时也要做好“试错”的心理准备。
“跨行业实习不是‘走弯路’,而是为未来多开辟一条道路。”张晓文表示,在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跨行业实习能帮助大学生打破专业限制,积累多元经验,提升综合竞争力,“但关键在于理性选择,在试错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如今,王宇、李萌等跨行业实习的大学生,正带着这段特殊的经历,继续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他们的故事,也让更多兰州高校学子看到,职业选择并非只有“一条路”,跳出专业的“框”,或许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闯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文中大学生姓名均为化名)
首席记者 苏晓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