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当90%的微短剧都在亏钱,你该怎么办?

来源/ 新剧观察 作者/ 作者:张志远 时间/2025-10-23 20:52:02

当90%的短剧都在亏钱,你该怎么办?

最近这两个月平台规则一变化,很多短剧内容方都说分账收入变少了。

其实,这很正常,短剧发展到这个阶段,也会和电影、网大、网剧一样,变成只有头部才能赚钱的行业了。

IMG_256

例如个人目测某平台每天上新80到100部短剧,分头部、腰部、尾部三个段位。

头部10%左右是80到100万的短剧,有爆款演员主演的短剧,赚钱概率还大一些,但也不如以前那么保险了,很多也亏,因为很多所谓的演过爆款的头部短剧演员也扛不起收入。

腰部短剧是亏钱的重灾区,四五十万成本,占总产量的一半多,上不上下不下,又请不起头部短剧演员,所以大多分账收入可能只有几万了。其实你再添个20万请一个2万一天的头部短剧演员,能抗票房的那种,分账数据可能一下会提高几倍。

IMG_257

尾部就是剩下的低于二十万的下沉短剧,大部分属于充数的炮灰。

并且短剧类型单一重复,集中在几种常见的女频类型,和少量平台扶持的男频。

同一题材、甚至同一IP拍很多部,没有新意,这样,自然你的收入就分流了。

并且短剧产量越来越大,质量参差不齐,自然每部剧的收入就被严重稀释掉了。

这有点像电影票房一样,亏损的重灾区,也是三四千万投资的腰尾部项目,因为没有能抗票房的明星,也没啥具体卖点,所以大部分都是炮灰。

如果不赚钱,资本和人才就会外逃,产业空心化。

网大就是这样不赚钱,所以整个行业都没了。

IMG_258

那短剧行业接下来该怎么办呢?很简单,从票房倒推成本,如果大部分短剧只能回收几万块或十几万,那么你就要降低成本到这个区间。

例如拼多多那边有5万的保底的政策,或者是针对下沉市场走农村路线,又或者是一种专门做低成本短剧的题材创新,例如短视频平台流量比较好的海龟汤、规则怪谈等。

IMG_259

不仅是题材上找适合低成本的类型,而且拍摄器材上也低成本,例如用手机拍短剧,最多是用相机拍摄,这样一部短剧成本就能降到几万块,或10万左右。

因为目前用索尼FX3拍摄的模式,你再怎么降低成本总有极限。未来短剧会两极化发展:只有10%的头部精品用摄影机拍摄,成本从100万到300万,甚至未来的1000万。

IMG_260

而要我说,未来50万以内的短剧,没资格用摄像机拍,用手机拍足够了,也就是说90%的短剧只配用手机拍摄,就像抖音一样。

并且,用手机拍摄并不low,要知道绝大部分千万网红和明星也都是用手机拍短视频,照样高端,还美颜,流量也好。

而当手机拍短剧成为主流的时候,承制公司也会就团灭了,或者说郑州、西安这些头部公司的承制业务就消失了。

IMG_261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短剧做到最后就是做账号逻辑,无论是明星演员账号、还是剧场账号,你接下来需要用MCN思维来做短剧,红果就是抖音,而不是短剧版的优爱腾,你把红果当抖音来运营,就豁然开朗了。

单纯用内容的思维来做短剧,必亏无疑。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