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守牢“走廊蜂腰”绘就绿色画卷
每日甘肃网10月20日讯 据张掖日报报道 近年来,山丹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三北”工程战略部署,以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为核心,统筹推进防沙治沙、草原修复和森林质量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依托“三北”工程,系统推进野猫山、东乐国储林等重要区域的生态建设。通过实施封育、管护、造林、补播、改良等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累计完成营造林22.56万亩、草原修复87.37万亩,配套建设草原围栏125公里,有效保护了林草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更标志着区域生态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性转变,使退化林草地得以休养生息,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十几年前,我们这每到春天,天气都非常糟糕,经常是沙尘暴!现在的环境比起以前好太多了,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十里堡林场高寨滩资源管护站站长曹正明说。
今年,该县争取“三北”工程重点项目5项,落实总投资3359.13万元,重点投向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与防沙治沙成果巩固等领域。通过科学规划与精准施策,完成上一轮退耕还林抚育及第二轮补植补造3.56万亩,修复退化草原5万亩,实施沙化土地封禁管护13.5万亩,为区域生态安全构筑一道坚实防线。推动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重点培育早酥梨、秋月梨、鸡心果等优势品种。同时,积极延伸产业链,依托山丹马场、乡味·高庙等生态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农旅融合示范村与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以生态旅游品牌建设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山丹县生态家底日益丰厚。截至目前,全县林地总面积169.8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0.94%;草原面积稳定在405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0.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63%。(魏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