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漫剧风口,六个月从零打造估值过亿的公司!

来源/ WETRUE 作者/ 时间/2025-10-15 13:14:00

2025年Q2以来,漫剧数据大爆发,抖音端原生对漫剧与AI短剧进行了流量扶持。收益分成高达90%,当前成指数型增长趋势,预计在26年市场规模突破200亿。

在漫剧行业迎来如此迅猛发展的浪潮中,有一家企业凭借其突出表现脱颖而出,那就是在漫剧领域颇具影响力的酱油文化。

酱油文化是国内短剧与 AI 漫剧领域先锋,由深耕网文十余年资深人士创立,已成赛道标杆。2024 年起于真人短剧,众多作品成绩亮眼;2025 年转型 漫剧,建 “AI 动漫工厂” 体系,团队超 500 人。其以 “脑洞世界观 + 强情绪点” 创作出《洪荒:代管截教》《魅魔叛主》等爆款,贴合 漫剧受众用户,聚焦内容本质,推动行业创新。

然而要深入了解这家企业如何在漫剧领域持续发力、突破创新,不妨来听听本期漫剧 100 人系列 001 酱油漫剧负责人酱油带来的精彩内容分享。

01

漫剧100人系列第一期 酱油

问题1.

众所周知,您从 2016 年起就是飞卢小说的网文大神,2024 年又入局真人短剧,最终将漫剧打造成自己现在全力冲刺的核心赛道,在此期间,网文创作的 “内容基因” 如何转化为漫剧的竞争优势?

答:我认为,不管是网文,还是短剧,亦或者现在的漫剧,其实核心还是内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漫剧这个赛道当中,通过先前累计的网文,短剧经验,公司才能一举成为行业第一。至于网文基因转化成漫剧的竞争优势,我认为主要还是在脑洞这块,网文最大的特色就是脑洞,稀奇古怪的设定,好玩有趣的题材,在这个前提下,赋能在漫剧身上,就如虎添翼了!

问题2.

公司目前人员规模,剧本人员、制作人员、投流人员的配比大概是什么样子的?目前公司产能如何,单月能够产出多少部原创漫剧作品?

答:目前公司规模已超500+,剧本团队在30个人左右,制作团队占500,投流团队30+。预计单月产能能做到50部左右,但公司依旧在快速扩人,目标是在下个月完成每个月100部精品漫剧!

问题3.

您曾说 “谈内容能聊三天三夜,谈运营可能讲不明白”,这种内容导向的管理风格,在公司扩张中是否遇到过挑战?比如商务合作、产能爬坡时,如何平衡内容纯度与商业效率?

答:因为公司本身就是内容公司,所以在商务,人事管理等事物上会稍显吃力。但我们认为,目前漫剧是一个蓝海时代,我们最大的想法还是在扩人,扩产量这块,在其他领域当中,我们并不会太过于在意这些事。

问题4.

您在非常短的时间把公司的漫剧业务发展到行业头部,能否分享一下早期经历的坑吗?最后是如何破局的呢?

答:进入漫剧行业,其实归功于我的好朋友曹炎忠,也是友和文化的负责人,我和他在做短剧的时候就是十分要好的朋友,随着漫剧逐渐起势,曹总就多次跟我促膝长谈,希望我能进入漫剧赛道,他认为我们公司在这个赛道一定会有成绩,因此我们就进了这个赛道。进入赛道后,因为有曹总带着我们做,所以我们没有遇到什么坑。

问题5.

公司两部作品《洪荒:代管截教》《魅魔叛主》分别以 4 天、10 天破亿播放量创纪录,这类爆款的 IP 选择有什么共性标准?网传您选品时 “敢赌”,具体会在哪些环节承担风险?

答:首先,洪荒和魅魔两个题材的共性是网文重度区,说白了,只有深度爱好网文的人,才会理解这两个题材的爽点,当时很多人都劝我别做这种阅读门槛高的漫剧,让我做一些简单粗俗点的题材,比如开局贬值一万倍,我有透视眼等老少皆宜的题材。但我认为,网文题材一定会是漫剧的主流,再加上我多年的经验,所以力排众议,敲定这两个题材。

问题6.

大家都纳闷,你们公司才半年出的漫剧,咋都这么合胃口?要么角色圈粉,要么剧情节奏让人放不下。想知道你们是咋摸透漫剧用户需求的?是看评论、做调研,还是有啥特别方法,才能把作品做得这么懂观众呢?

答:我认为这跟市场观众有关,看漫剧的人,基本上都是深度爱好者,说简单点就是看的多,而看的多就有一个特征,那就是不喜欢看很平淡的题材,他们就喜欢看脑洞大开,各种奇奇怪怪的设定,相对于短剧那种通俗易懂的情绪,漫剧观众更喜欢你的创新。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所有的内容都是脑洞大开,不管能不能爆,先把脑洞大开,以如今的成绩来看,我们的想法是对的!

问题7.

您提到漫剧要 “加快节奏 + 融入短剧思维”,那么网文改编时如何在保留核心设定的同时,做到 “每 2 集 1 个冲突点” 的短剧节奏?用户付费点通常设置在哪些剧情节点?

答:我始终认为,漫剧跟短剧虽是有共同性,但绝对不是同类型产品,我们要学的是短剧快节奏的思维,但是不能盲目的学短剧两集一个冲突点的设定。在改网文的时候,主要就是保留题材的核心脑洞,以及期待感,爽点,除此之外,皆可抛弃!至于用户付费卡点,我认为这个没有固定的,有人在期待地方卡,有人在情绪高涨的时候卡,也有人在悬疑地方卡,所谓千人千面,那剧也一样,千剧千面!

问题8.

现在很多漫剧刚播的时候特别火,播到后面就没人看了,为啥你们家漫剧播一个月还有人追更讨论啊?从做内容和运营的角度,怎么能让漫剧不 “开头火、后面凉”,让大家一直有兴趣追更呢?

答:这个就是内容问题,我们家主打的就是,可以不做一百集,但是不能灌水,尊重观众,尊重市场,不要为了赚钱,丧失了对作品的尊重!

问题9.

巨量引擎等平台推出 “流量扶持 + AI 工具” 体系后,行业进入 “低门槛时代”,中小团队纷纷入场。酱油文化作为头部玩家,如何通过内容建立 “不可替代的壁垒”?

答:首先,内容必须要精品,精品,还是精品。如果你做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量产的话,那么以后一定会被淘汰。其次,在制作方面,我们从最开始做的第一天起,我们的想法就是,成为漫剧界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愿意在别人七八万就能做一部的时候,花十几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去做一部精品漫剧,唯有这样,才能成为不可替代!

问题10.

当下很多团队纠结 “画面精致度与更新效率” 的平衡,您曾说 “节奏和故事优先于制作”,能否给新人一个具体建议:比如初期作品应把 80% 精力放在剧情打磨的哪个环节?

答:对于一个刚起步的漫剧公司而言,故事大于制作,制作哪怕六十分,但是你内容好,依旧可以赚到钱。而对新人的建议,在内容上,我觉得80%的精力应该打磨在付费卡点这里,因为这里是决定一部剧生死的存在,无论你后面多好看,无论你前面有多精彩,付费卡点没做好,一切都是白搭。

问题11.

漫剧行业正处于 “爆发前夜”,您认为未来 1-2 年最可能出现的行业变革是什么?比如技术突破、商业模式迭代或监管政策变化,创作者应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答:我认为未来1~2年,行业最大的变革就是漫剧与传统漫剧的比拼。创作者要做好,传统动漫行业下场后,他们的强大的专业性以及多年的经验,会不会对漫剧市场造成降维打击的存在。

问题12.

酱油文化的 AI 漫剧已实现成本大幅降低,目前 AI 应用主要集中在哪些环节?比如角色生成、动态分镜还是配音?技术迭代中,您如何避免“AI 同质化”,保持内容的独特性?

答:目前AI应用主要集中在分镜和角色同质化这块。同质化这块的解决方法,我们的应对之策是找传统动漫公司的人介入,在角色和分镜这块,依旧用传统方法,人工手绘!

问题13.

您如何看待漫剧的市场规模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是否有出海的机会?酱油文化是否有出海计划?

答:我认为,漫剧的市场绝对不是在漫剧身上,而是在更广阔的市场,比如国漫市场,动画微电影,动画大电影,相对于短剧的投流生意,漫剧快速变现,可能不会有短剧市场那么大,但是漫剧的想象空间要远远比短剧大的大。举个例子,短剧发展直至今日,从未诞生过一部《甄嬛传》,《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知名IP影视。但漫剧的发展,随着技术的提升,内容的精品化,是有极大机会创造IP价值,如《浪浪山小妖怪》,当初这部动画推出来的时候,也只是一个简单的单元故事,但没想到会意外爆火,从而诞生出影视版,成功拿下16.98亿的高票房,这是短剧市场无法做到的!

02

酱油文化:

以内容与创新为翼 引领漫剧行业新征程

感谢酱油漫剧负责人:酱油给大家带来精彩的内容分享,在本期分享中,  酱油文化的成功源于对内容与创新的执着,其将网文 “脑洞” 基因转化为漫剧竞争优势,积极探索 AI 技术并借传统动漫人才避免 “AI 同质化”,以精品内容赢得市场;

在规模扩张中,公司人员结构优化、产能提升至单月预计 50 部且向月产 100 部精品漫剧迈进,却始终坚守内容质量优先的精品化路线;

面对漫剧行业 “爆发前夜” 的潜在变革,如传统动漫行业竞争,其敏锐洞察趋势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同时,酱油文化对漫剧市场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漫剧不仅有向国漫、动画微电影及大电影领域拓展的潜力,还可能创造出高影响力 IP,未来有望凭借内容优势、创新精神与市场洞察力持续引领行业潮流,推动漫剧行业迈向新发展阶段。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