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农业废料”变“绿色宝藏” 尾菜资源化利用开辟兰州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赛道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15 09:46:22

农业废料”变“绿色宝藏”

尾菜资源化利用开辟我市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新赛道

兰州作为高原夏菜重要产地,蔬菜种植规模庞大。伴随而来的尾菜处理难题曾是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痛点。如今,当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模式探索,让昔日堆积成山的尾菜,成了带动产业升级、守护生态环境的“香饽饽”。

近日,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监中心组织人员赴榆中县、高新区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专项调研。调研团队先后走进5家尾菜处理企业与蔬菜保鲜库,深入挖掘兰州在尾菜“变废为宝”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兰州高新区德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芹菜尾菜经过清洗、切段、叶秆分离、烘干等标准化工序,成了高品质宠物饲料添加剂,产品还远销江苏等地。该公司年处理芹菜尾菜1.5万吨以上,既解决了芹菜种植户处理尾菜的难题,又开辟了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新赛道。

榆中县兴胜养殖家庭农场则走出了一条循环生态之路。该农场将腐熟的蔬菜尾菜与牛粪、土壤科学配比,作为蚯蚓养殖的优质基质。培育出的蚯蚓是生物制药与饲料加工的重要原料,蚯蚓产生的粪便是兼具肥效与改良土壤双重功效的“天然宝藏”,既是腐熟度高的有机肥料,又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为作物生长提供优良环境。目前,该农场年处理尾菜超2万吨,实现了尾菜-蚯蚓-肥料-作物的生态闭环。

兰州民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特有发酵工艺,攻克了尾菜饲料化的技术难关。该工艺通过精准控制发酵温度与菌群配比,将各类蔬菜废弃物转化为符合国家标准的牛羊饲料,年处理尾菜规模达2至3万吨,有效提升了尾菜的经济附加值,为当地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低成本、高品质的饲料来源。

甘肃康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则聚焦能源化+肥料化双路径,利用沼气发酵技术,让尾菜在密闭发酵罐中转化为清洁能源沼气,用于企业生产与周边农户生活,发酵剩余的沼渣、沼液则成为绿色有机肥。该公司年处理尾菜约1万吨,实现了尾菜污染零排放与资源高效利用的双赢。

兰州华沁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构建起全链条、规模化的尾菜处理体系。该公司通过尾菜粉碎-预处理-配比家禽粪便-发酵-综合利用的标准化流程,已累计集约化处理尾菜4万余吨,成为兰州尾菜资源化利用的主力军。

2024年全国农业数据显示,我国蔬菜年产量达7.8亿吨。其中尾菜占比约40%,但整体资源化率不足25%,每年因尾菜随意丢弃造成的经济损失超千亿元,同时加剧了土壤退化、水体污染与碳排放等环境问题。

据了解,兰州市农监中心正通过整合政策资源、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持续拓展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多元利用渠道,完善尾菜处理技术标准与产业链条,探索尾菜治理的系统性路径,力争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农户参与的尾菜治理格局,让尾菜资源化利用成为兰州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

记者 张万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