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平凉:果香满崆峒 “链”起振兴路

来源/ 平凉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0-10 09:43:53

果香满崆峒 “链”起振兴路

□陈英茹

金秋的崆峒大地,是被苹果染红的丰收画卷——安国镇颉河村的百亩果园里,红富士压弯枝头,像挂满树梢的“红灯笼”;四十里铺镇的早熟“嘎啦”刚带着甜香下树,中晚熟果子又在枝头积蓄糖分;绿源堡合作社的防雹网下,水肥一体化系统滋养着每一株果树,吉美果业的分选车间里,智能化设备正给苹果“量体裁衣”……这满溢的果香,不仅是崆峒果农的丰收喜悦,更是2025年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崆峒苹果招商推介大会即将启幕的序曲。

  从“好果子”到“金招牌”,崆峒苹果底气何来?

崆峒苹果的甜,是“先天优势”与“后天精养”的双重馈赠。这里的川塬地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山台地偏碱的土壤恰好孕育出苹果的清甜口感;而从果园到产业链的“科技赋能”,更让这份甜有了“硬支撑”。一是田间管出高品质。矮化密植果树排兵列阵,植保无人机巡园喷药,树下种草、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颉河村创新“海棠授粉”技术,让红富士着色更匀、糖度再升,果面光洁如打蜡;全区推广防雹网、反光膜、套袋技术,从开花到挂果,每一步都透着“精细化”。二是链条串起高价值。3家链主企业带头领跑,甘肃吉美果业引入国内顶尖绿萌分选系统,按大小、色泽、糖度精准分级,实现“好果卖好价”;1万吨容量的德国制冷冷链库,锁住苹果新鲜度,错峰销售让果农收益再涨一截。三是品牌擦亮高口碑。手握“静宁苹果”地理标志,打造“崆峒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及8个果产业单品品牌,从地头到市场,每一颗苹果都带着“放心标签”。如今全区2.76万亩苹果园,年产3.9万吨优质果,总收益突破5.15亿元,小苹果已成乡村振兴的“大支柱”。

  从“果满枝”到“路更宽”,崆峒果业后劲十足

入秋以来的崆峒区,苹果产业正迈向“更优、更大、更强”,早熟“嘎啦”抢鲜上市,中熟品种紧随其后,晚熟红富士还在枝头“憋劲”,10.5万亩果树经济林里,苹果、干果、应季鲜果协同发展,川区、塬区、适生区“分区作战”,12处标准化示范园成了“样板间”,1500余户规模种植户抱团闯市场。安国镇颉河村的160亩红富士园,只是崆峒果业的一个缩影。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崆峒区不仅要扩大种植规模,更要延伸产业链——探索苹果深加工,让果汁、果干、果醋等产品丰富市场;以2025年苹果产销峰会为契机,搭建“产销对接、招商合作”大平台,让崆峒苹果走出甘肃,走向全国。

  2025中国苹果产销峰会,共启甜蜜合作

果香已飘远,盛会将启幕!2025年中国苹果产销峰会暨崆峒苹果招商推介大会即将在崆峒区召开,这里有满山满塬的优质苹果待品鉴,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待合作,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待开拓。崆峒区以果为媒,诚邀全国经销商、采购商、投资商、行业专家齐聚崆峒:来这里看标准化果园,见证科技如何种出好苹果;来这里谈产销对接,把崆峒的甜蜜送到更多人舌尖;来这里谋合作共赢,携手一起把苹果产业链拉得更长、做得更强,让红果满枝的丰收景,变成共同致富的好日子!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