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理论】“投资于人”塑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9 09:04:39

“投资于人”塑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鲜静林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建议编制和实施“十五五”规划突出“投资于人”政策导向,为塑造“十五五”经济发展新引擎提供支撑。

建立健全“投资于人”的目标体系。一要重视民生领域的投资。不仅涉及就业、收入和消费,还包括加大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投入,让群众接受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好的医疗,有机会获得更好的工作、拿到更高的收入,从而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二要重视人口服务领域的投资。我省已经步入人口减量发展阶段,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特征,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公众对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生活品质等有了更高的追求,需求的层次更高,满足需求的形式和手段更加多元。应加大“投资于人”力度,有效稳定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人口安全。三要重视建立投资体系。从人口高质量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工作框架,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把社保、教育、卫生与健康、就业、养老、育幼、助残等方面的社会政策纳入一个总体框架,有针对性地增加政府投资和公共支出,有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要注重对公共服务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消费品质和多样性的改善,从而实现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二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三要优化投资空间结构。针对我省作为人口流出地的省情特征,“投资于人”需要考虑优化公共服务投资与人员空间配置的问题,其中包括相关人员(如教师)的编制配置,改善“投资于人”的数量、结构、质量以及空间布局。四要通过改善当地的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为有志于留在甘肃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好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当地安心工作、生活。

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一要形成广泛共识。经济内生增长得益于由人力资本驱动,通过创新实现持续的技术进步。其中,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投入是实现长期内生增长的关键。二要加大投资力度。针对人口数量红利依然存在、人口质量红利正在加速形成的现实情况,建议“十五五”规划时期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更好畅通经济循环。三要注重提高人口综合素质。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实现人口结构向知识化、技能化的“关键一跃”,以人力资本提升有效增强发展后劲,有效获得人口红利与人才红利,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重增加对高品质人居环境投入。一要正视人居环境标准变化。当前,居民居住需求正在经历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好房子、高档社区、优质配套已经成为高品质人居环境的重要标准。二要从“投资于人”的角度考虑,通过加大政策供给和公共资源投入,有效牵引企业和家庭共同推进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三要从平衡好民生属性和经济属性角度出发,政府要重点增加城市更新方面的资源投入,加大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更新一批老工业区、旧厂房,建设活力街区。四要从城市基础保障角度出发,持续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设施、水电热气管网、垃圾处理设施、园林绿化等建设和更新工程,守护好城市的“里子”和“底子”,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区。

作者为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