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让农业伪科普无所遁形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9-16 09:34:38
原标题:让农业伪科普无所遁形(来论)

“味精加啤酒,增产又增收”“啤酒加红糖,生根又壮苗”……近期,有媒体调查发现,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人打着“农技专家”的旗号开展伪科普,推销质量低劣甚至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助农”科普成“坑农”骗局,不仅扰乱市场秩序,给农民带来财力物力损失,还可能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破坏。

伪专家、伪科普为何有滋生空间?一个原因在于,不法分子钻了“刚需”的空子,利用了农民群众学习新技术增产增收的热情。这也反映出农技服务资源仍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供需矛盾,优质服务缺位,才给了“劣币”可乘之机。

斩断违法利益链,要多措并举、凝聚合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深化网络平台的乱象治理,从严从快加大监管、打击、曝光等处置力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丰富农技服务供给,着力弥合知识鸿沟、信息鸿沟。与此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农技科普宣传教育和引导,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在农业科技、农技服务和农资产品等方面的科学素养和甄别能力。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圈套骗局无所遁形,希望的田野上必将唱响更多幸福欢歌。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