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筑起冲不垮的“生命防线”——记榆中县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党总支部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15 08:48:51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筑起冲不垮的“生命防线”

——记榆中县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党总支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

秋日的榆中县小康营乡,田埂上的大型机械正隆隆作业,几名党员干部弯腰查看土壤情况——若不是墙面残留的黄褐色泥巴无声地记录着不久前的痕迹,很难想象一个多月前,这里曾被山洪冲击。而筑起“生命防线”的正是南北关村党总支部。

走进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党总支部会议室,荣誉墙上挂满着各式各样的奖状。记者见到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光红时,他刚刚开完灾后重建部署会议,正带领党员干部安排大型机械修复耕地。“马上要开始种植冬小麦了,我们尽快将残留在耕地的淤泥清理干净,将清理的多余淤泥填补被冲毁的耕地,确保村民能够及时耕种。”

时隔一个多月,陈光红对当时发生的一幕仍然记忆犹新。

“所有党员立即集合!”8月7日晚,榆中县遭遇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随着暴雨预警传来,陈光红立即通知大家。第一时间,两支党员突击队火速成立,13个党员先锋岗全部就位。

南北关村地处龛谷河下游,地势平坦,受灾严重。

村委会微信群里的消息每秒都在更新:“东头塌方了,别靠近!”“电线杆倒了,联系电管站!”“水位还在涨,家具别要了,先救人!”

在雨幕中,党员们的脚步更快——挨家挨户敲门,对不愿转移的村民反复劝说;“宁听骂声,不听哭声”,有人腿脚不便,党员就背着走;老人舍不得家,干部耐心解释。深夜的村庄里,手电筒的光连成线,把“安全”二字送到每一户村民。

作为为数不多的女党员,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李玉玲得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抓起雨衣就往外冲,20多年驻村经历,让她早把全村危险区域刻在了心里。“当时洪水已经冲毁了道路,我只能跑到居住在河道附近的几户人家,让他们尽快撤离。”李玉玲回忆道。

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南北关村三社,居住在河道附近的一名老人被洪水冲走,困在即将被淹没的邻居家门顶,陈光红扎进了急流进行救援。冰冷的洪水没过腰,他一手扶着墙根,多次下水救援被困者,“别怕,跟着我!”最终,在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下,老人被安全救了下来。那天夜里,全村群众无一伤亡,全部安全转移。

洪水退去,灾后重建同样是一场硬仗。“灾后重建,党员先上!”党总支部的号召一发出,51名党员率先扛起锨镐,走进齐膝的淤泥里。村民们看在眼里,也纷纷加入:有的拉着自家三轮车运杂物,有的帮邻居清理院落;周边企业、爱心人士送来的米面油、饮用水,由党总支部组建的邻里互助队分片分发,每一份物资上都贴着“党员联系卡”,确保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冬小麦播种时节临近,党员干部忙碌在田间。

“有党组织在,再大的灾难也不怕!”看着重新平整的耕地、干净的道路,南北关村三社村民张海玉红着眼眶说,只要党员冲在前、群众跟着干,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没有守不住的家。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洪水退去,但南北关村党总支部用初心和担当筑起的“红色堤坝”,屹立在群众心中。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