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法治边疆行·固边安民陇原新实践】肃北: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活力接地气

来源/ 法治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09-10 17:41:02

“村上的项目实施得怎么样?”“群众反映的诉求是否解决?”……今年4月,在肃北县党城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针对部分村项目推进缓慢、产业发展滞后等短板问题,代表们集思广益,帮助群众想办法。

据了解,在肃北县有4个“人大代表之家”、3个“人大代表联络站”、26个“人大代表工作室”和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人大代表反映群众大事小情、征询群众意见建议的重要阵地,构建起覆盖乡镇、社区、司法、卫健、环保、文旅等领域的征询网络。

“通过‘家’‘站’‘室’的作用发挥,服务保障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标准工作、高效率运行。”肃北县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说。

规范化、全覆盖建好“家站室”只是开始,常态化、有活力用好“家站室”才是关键。

肃北县党城湾镇人大代表在联络站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辉 摄

“党城湾镇马场村牧民新居供水不及时,影响牧民生活。”今年5月,在党城湾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莫尔根在反映村民诉求时说。

对此,党城湾镇人大主席包海伟联系相关部门到现场进行查看,在得知因水压不足的症结后,立即联系施工方增加供水设备,供水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此外,人大代表带着立法监督议题来到“家站室”听建议、解难题,让接地气冒热气的基层声音直通决策过程,凝练履职议题,形成高质量的建议转交政府部门办理。自上而下的聚民意、聚民智和自下而上的提问题、提诉求在“家站室”实现双向互动。

代表们一次次走进“家站室”,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中激发履职的热情和动力。

“积极服务代表依法履职、更好发挥代表作用”是肃北县人大常委会为代表“家站室”划定的职能定位,背后靠的是高标准、规范化的制度建设和依法有序、充满活力的履职活动。

党城湾镇实行“人大代表坐班日”制度,县乡人大代表每月定期在“代表之家”坐班接待群众,听取吸纳群众建议34条,协调处理民生问题43件,使代表“进站”可为、“驻站”有为;马鬃山镇制定《人大代表调研走访企业群众实施方案》,推进“开展一次宣讲、听取一意见、进行一次调研、办好一件实事”的“四个一”活动;党城湾镇紫亭社区通过“心愿墙”“党群议事会”“幸福圆桌会”等形式,每月邀约各级人大代表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探讨,打通社区治理的“末梢神经”。

肃北县人大常委会创新推进“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工作室+基层立法联系点”为一体的“家”“站”“室”“点”立体联动、融合发展,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