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通讯员 姜海波 李文萱)在河西走廊的苍茫与壮阔间,瓜州犹如一颗沉淀千年文脉的明珠,静谧闪耀。这里既有大漠孤烟的雄浑,也有古道驼铃的悠远,更因孕育了“草圣”张芝,在中国书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9月1日,“暖心瓜州·丝路相连——瓜州县非遗精品暨书画作品交流展”在临洮县开幕。本次联展不仅是两地文化交融的盛事,更是瓜州非遗保护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活动为瓜州与临洮两地的书画家搭建起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助力张芝文化“走出去”,对全县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本次活动由瓜州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临洮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临洮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临洮县文化馆(美术馆)、瓜州县文化馆(美术馆)及临洮县政协书画院承办。
展览汇聚瓜州县书画及非遗作品130余件,涵盖剪纸、蛋雕、皮影、刺绣、泥塑等作品,以及行草书、篆隶、楷书、花鸟画、山水画等多种书画类型,形式多样、立意新颖。
“这些作品不仅生动诠释了瓜州县文艺工作者对艺术的深刻热爱与领悟,展现了人民群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集中体现了瓜州县在非遗传承与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丰硕成果,为公众了解草圣张芝、传承张芝精神、认识大美瓜州开启了一扇新的窗口。”瓜州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俞正军说。
此次交流展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瓜州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曾见证万千文明的交汇融合。如今,借助非遗与书画的艺术碰撞,这份丝路“相连”的记忆再次被唤醒——艺术家于交流中激发灵感,观众在品鉴中读解历史,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们因共同的文化情怀相聚于此,使“暖心”二字获得了最真挚的诠释。
近年来,瓜州县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系统推进非遗挖掘、记录、研究和活化利用工作,通过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建设非遗传习所、开展“非遗进校园”等举措,有效推动剪纸、蛋雕等多项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欢迎全省各地的通讯员踊跃投稿:mrgst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