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2.8亿元持续刷新乡村“颜值”
□记者 梁明韬
崇信县统筹整合资金2.8亿元,按照全域治理、分类打造、一体推进目标,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向全域提升的蝶变。
近两年来,崇信县整合统筹安排资金2.8亿元,实施和美乡村建设项目155项,硬化乡村道路15万平方米,建设安防工程10公里,铺设供水管道290多公里,修建排水渠300多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站)5个、垃圾填埋场3个,户用卫生厕所覆盖率达90%以上,行政村公厕覆盖率、自然村硬化路率、自来水通户率、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通动力电率、5G基站覆盖率均达到100%。
紧盯乡村教育、医疗等薄弱环节,扎实开展爱心助残、爱心敬老、爱心济困、爱心扶幼、关爱特殊+岗位工人五大行动,实施黄寨九年制学校、赤城小学等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设项目9个,完成黄寨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和锦屏镇关村、木林乡木林村、新窑镇赤城村等村级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乡镇卫生院、文化站均达到规范标准,标准化村卫生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同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累计兑现省市县级和美乡村建设奖补资金3560万元,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每年投入财政资金150万元,用于对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涵盖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5大类28项量化标准,每月对乡镇开展量化考评,按照“政府补一点、社会投一点、群众筹一点”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办产业园区、发展农家乐等新业态,共同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累计整治私搭乱建5000多户(处),清理农户门前“三堆”2000多处,河(沟)道416公里,治理杆线300多公里,栽植绿化苗木10万余株,使乡村颜值大幅提升。
探索出了赵湾、庙台等古村落保护型,黄寨、新窑等农文旅融合型,木家坡、东庄等产业引导型,黄花塬、金龙等红色文化引领型,木林、甘庄等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型模式,一批富有陇东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升级版乡村相继建成。
深度融合红色文化、非遗技艺、农耕体验等特色资源,打造文旅康养产业集群,今年全县游客接待量、旅游综合花费分别增长34.3%和37.2%,成为周边地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