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人的餐桌上,有一款无可替代的“灵魂主食”——胡麻盐卷卷。它个头扎实,咬一口干酥香脆,胡麻的醇厚香气混着咸香在嘴里散开,让人唇齿留香。无论是清晨的家常早餐,还是远行时的便携干粮,这道充满烟火气的美食,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个民勤人的记忆里。 要做出地道的胡麻盐卷卷,胡麻盐就是“灵魂调料”。新鲜的胡麻自带浓郁香气,民勤人会将其与食用盐一起放进传统的碾槽子里,一遍遍碾磨成细腻的粉末。碾磨时盐要“适量加多一点”,这样做出的馍馍才会带着恰到好处的咸香适口的味道,越嚼越有滋味。这份看似简单的调料,也是胡麻盐卷最独特的风味密码。
而让胡麻盐卷卷口感松软、麦香自然的关键,在于那碗用黄米制作的“酵头子”(发酵剂)。制作酵头子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先把黄米面用温水泡开,兑上少许面粉,放在温热的地方“催醒”,等初步发酵后,还要分至少两次加面,间隔等待充分发酵,直到酵头子涨到半盆量,才算完成。这份耐心,是民勤人对美食的敬畏,也为后续的美味打下了基础。
有了酵头子这份“灵魂”基础,接下来最考验功夫的便是“对面”(揉面、发面)了。这是制作胡麻盐卷卷最耗时费力的环节,将新和的面团与发酵好的面充分揉匀,放到热炕上让面团慢慢“苏醒”。发好后再加水、加面,反复揉搓、发酵,一般要经过三次这样的流程,具体次数还要根据要做的馍馍数量调整。许多民勤孩子的童年记忆里,都有妈妈深夜在灯下揉面的背影,那是家的味道,也是最温暖的牵挂。 等面团揉好,就到了最关键的“卷馅”环节。把醒好的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皮,均匀地抹上一层油,再撒上磨好的胡麻盐粉末,从一端紧紧卷起,切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再将每个剂子拧出好看的花型,胡麻盐卷卷的生坯就做好了,随后便可放进馕坑里烤制。
刚馕好的胡麻盐卷卷带着柴火的清香,是最美味的。外层金黄酥脆,咬下去咔嚓一声,胡麻的香气瞬间迸发;内瓤则松软有嚼劲,咸香适中,越嚼越香。
更让人称赞的是,民勤馍馍晾干后可以久存不坏,因此也被称作“干粮”——民勤人外出劳作、远行时,都会带上些,饿了就吃,简单却顶饱,满满的都是生活的智慧。
要说胡麻盐卷卷的最佳搭档,那必须是民勤人的经典吃法:炒一盘青辣子,再淋上一勺红亮亮的油泼辣子,抹在热乎的卷卷上。油泼辣子的香辣与胡麻盐卷卷的咸香、麦香完美融合,一口下去,酸辣鲜香交织,堪称“人间上品”,瞬间就能勾起食欲,让人忍不住多吃两个。
如今,民勤人的餐桌上也多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但胡麻盐卷卷始终是不变的偏爱。它不仅是一道主食,更是民勤人对家乡的眷恋、对传统的坚守,每一口都藏着浓浓的乡愁,也藏着民勤人朴实、坚韧的生活态度。如果你有机会来到民勤,一定要尝一尝这道“灵魂主食”,感受它带来的舌尖惊喜与温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