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詹刘险工:“驯服”惊涛的“将军坝”

来源/ 每日甘肃网 作者/ 时间/2025-08-15 13:10:14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曹旭

在渭南市华州区詹刘险工3号坝和4号坝之间,滚滚渭河水携带着泥沙、冲撞着坝体,然后九十度拐弯,流向由东西改为南北。

近日,“渭水泱泱 大潮滂滂”首届渭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媒体探访报道团走进“詹刘险工”工程,见证渭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成效。

詹刘险工控导的河段,是渭河进入华州的第一个九十度转弯处。詹刘险工前身为始建于1954年的“三涨村护岸工程”,1964年更名“詹刘险工”。

“詹刘险工”工程

据华州河务中心总工程师吴刚介绍,随着渭河下游河床淤积抬升,加之南为秦岭、北为渭北台塬,导致华州、华阴两地形成了“南高北仰、中间低洼”的夹槽地形,渭河也成了“二华”头顶的“悬河”。位于“二华”夹槽地区西首的詹刘险工,对控导渭河流向、避免渭河水直冲“二华”城区至关重要。工程一旦失守,渭河将改道“二华”夹槽,淹没整个防护区,直接威胁华州城区安全。

渭河进入华州的第一个九十度转弯处

“这里的渭河滩面比保护区内的滩面高出三到五米,滩地上的居民‘头上悬着一盆水’。”吴刚说。多年来,渭河主流直冲詹刘险工大堤,威胁着堤防根基,但这里从未发生重大灾害事故。目前,詹刘险工已成功防御渭河多场大洪水,成为名副其实的“将军坝”“功勋坝”。

詹刘险工5号坝坝垛上立着的石碑,记录着2021年9月28日346.88米的渭河洪水位,这也是渭河历史最高洪水位。当日,渭河在这里的洪峰流量达到4860立方米/秒。与此同时,坝垛上还对“2003年9月最高洪水位345.86m”等信息进行了标记。

2012年,陕西省投资1700万元,对詹刘险工9座坝垛进行改建加固,大幅提升了工程抗洪能力。时至今日,总长2.18公里的詹刘险工,已拥有15座坝垛,承担着防御渭河50年一遇洪水的重任。2013年以来,华州河务中心立足“人水和谐”,对詹刘险工进行绿化景观建设,栽植4000余株树木,对3.5万平方米的区域进行绿化。2016年,詹刘险工被评为黄委工程管理示范工程。

俯瞰詹刘险工堤坝

近年来,为确保工程安全度汛,华州河务中心强化人工巡查力度,随时监测工程运行状况。同时制定防守技术方案,落实工程抢险技术责任,确保万无一失。并加强抢险物资储备,确保工程发生险情时,各类抢险物资及时到位。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