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高台节水“组合拳”拳拳出成效

来源/ 张掖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7 13:11:33

从“要我省”到“我要省”

高台节水“组合拳”拳拳出成效

段 海 杨洁宁

近年来,高台县通过机制创新、示范引领与宣传引导三措并举,推动节水工作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逐步构建起“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公众参与”的节水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万元GDP用水量同比下降7.2%,居民节水意识问卷调查满意度98%,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节水管理新模式正在形成。

  机制破局:“合同节水”实现多方共赢

“过去想做节水改造,却受困于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现在有了‘合同节水’,企业带资、带技上门,用水效率提升了近20%,是真正的双赢。”县妇幼保健院干部李瑞的一番话,道出了“合同节水”模式带来的实际成效。

所谓“合同节水”,是由县水务局牵头,组织永创供水、旺稼农业等节水服务企业,与用水单位签订“节水效益分享型”“节水效果保证型”等服务合同,由企业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节水改造,并从后续节约的水费中分享收益。这一模式既缓解了医院、学校、农场等单位的资金压力,也为节水企业开辟了稳定市场,形成了良性循环。

县水务局副局长陈大超表示,要破解高效节水难题,必须依靠精准有效的机制创新、可感可及的载体示范和深入人心的宣传引导,三者缺一不可。

  示范引领:“以奖促改”激发内生动力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丁婷婷指着新安装的感应水龙头和节水阀说:“这些小改动,让每月水费明显下降。”这样的变化,源于高台县推行的“以奖促改”政策。

今年以来,该县已成功创建节水型示范单位31家,涵盖机关、企业、学校等多个领域。这些单位不仅成为节水的“样板间”,还通过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方式,带动周边区域共同节水。骆驼城镇新建村村民王建国说:“看到邻村节水灌溉每亩省水100多立方米,我们也主动申请改造。”

从“要我省”到“我要省”,示范引领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用水观念,筑牢全民节水的社会根基。

  宣传拓面:“融合传播”培育节水文化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及时关紧水龙头,一天能省多少水吗?”在“世界水日”活动现场,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互动场面生动有趣。

这样的场景是高台县拓展节水宣传的一个缩影。该县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点,采取“线上+线下”方式,开展节水宣传“四进”活动30余场。线上通过微信等平台推送科普视频,单条最高播放量超5万次;线下则在社区、学校设置“节水小喇叭”50个,打造“节水文化长廊”3个,让节水知识触手可及。

此外,“家庭节水小妙招”征集活动筛选出35条实用技巧,如“淘米水浇花”“洗澡前冷水冲厕”等,广受市民欢迎,逐步营造出“人人关心节水、人人参与护水”的浓厚氛围。

从“合同节水”破解资金技术难题,到“以奖促改”激活单位动能,再到“融点拓形”培育社会自觉,高台县以系统化思路推动节水工作落地见效,节水工作正从政府主导逐步走向社会共治、全民参与,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注入不竭动力。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