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十四五” 迈向“十五五”】
【从身边变化看这五年】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提升居民幸福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君洁
走在兰州市城关区和政西街社区,路面干净、管线规整,辖区居民围坐在一起晒太阳、拉家常。
“以前这儿都是商户,现在这段马路整洁漂亮,吃完饭出来散散步,心情都好了。每到春天,两边的牵牛花盛开,这儿更漂亮了!”王翠华老人在这里住了十多年,几年来辖区的变化,她感受深刻。
和王翠华老人一样感受到变化的还有辖区四角楼的住户陈瑞林。
陈瑞林告诉记者,和政西街社区大部分是老旧楼院,以前没有规划停车位,车辆随意停在路边,影响居民出行。
为了方便居民出行,社区工作人员利用主干道旁闲置边角地带,划设清晰的机动车停车位,同时用彩色标线明确分隔非机动车停放区,既避免占用人行通道,又确保消防通道时刻畅通。
“如今走在社区的街巷里,出门能顺畅走路,回家能快速找到车位,再也不用为停车发愁了。”陈瑞林满意地说。
辖区益寿园门球场内,今年77岁的辖区居民杨绍章和门球爱好者正在切磋球技。
“社区对老门球场进行了翻修,门球场里的休息室也更换了暖气管道,冬天的时候暖气很热乎,打完球歇会儿特别舒服。”杨大爷笑着说,社区还在30号楼院专门建了老年活动室,墙刷得雪白,窗户擦得透亮,里面摆了桌椅、书架……社区里的老年人,清晨可以在门球场打球,上午能去活动室看书、下棋,下午在社区小广场聊天、晒太阳,傍晚还能跟着社区舞蹈队跳广场舞,丰富的活动场所让大家的晚年生活充实又惬意。
这些变化,正是和政西街社区“一刻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成果的生动体现。
近年来,和政西街社区紧紧围绕“十四五”规划部署,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社区服务功能,从解决居民“停车难、环境差”等急难愁盼问题入手,逐步构建起覆盖教育、医疗、养老、购物、文化等多个领域的便民服务网络,让居民在“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办”。如今的和政西街社区,不仅有整洁有序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更有贴心周到的社区服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在张掖路街道山字石社区,居民同样对“一刻钟生活圈”赞不绝口。
每当晨练结束后,居民罗素梅总会顺路去菜市场,购买新鲜的蔬菜。“出了小区大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公园和菜市场,一公里内餐馆、医院、超市一应俱全。看病、购物、办事,都能在社区内轻松完成,特别方便!”罗素梅细数着生活里的“小便利”,脸上满是笑意。
在山字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张详细记录社区各项便民服务设施的“便民生活地图”映入眼帘。地图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分别以步行5分钟、10分钟、15分钟为半径,将医院、餐馆、商场、菜市场等地点一一标注,清晰明了。
山字石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居民居住地为中心,步行15分钟为半径,串联起购物、餐饮、养老、托育、医疗、文化等多元服务。五年来,社区通过不断引入资源、拓宽服务半径,将“便民生活圈”从一张简单的指引地图升级为涵盖生活方方面面的贴心服务,让“家门口的幸福”从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引入什么,努力让辖区各单位的‘服务圈’不断扩大。”山字石社区党委书记王婷表示,“十五五”期间,山字石社区将广泛征集居民意见,继续对接各类资源,用心用情做好为民服务,让这张“便民生活地图”更加贴合居民的所需所想所盼。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