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文化·影视】微短剧里的家国情怀——评《白发老卒》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1 09:33:44

微短剧里的家国情怀

——评《白发老卒》

丁松虎 赵春辉

黄沙漫卷的河西走廊上,一位白发老卒的身影撑起了王朝的脊梁。2025年11月7日,微短剧《白发老卒》在网络平台上线。这部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兰州鲸喜传媒、小河淌水影业、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40集历史短剧,以横屏制式与电影级质感、沉稳的叙事节奏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印证了微短剧同样能够承载厚重的家国情怀。

好故事是穿透流量的利器

一柄陌刀守疆土,一纸敕谕燃忠心。微短剧《白发老卒》以安史之乱后孤悬西域的大唐安西军为历史背景,巧妙构建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悲壮故事。当现代鉴宝博主李当归意外穿越成为大唐使者,与誓死守护疆土的白发老兵张老三相遇时,一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征程就此展开。这不仅是对历史宿命的抗争,更是一场关于忠诚与信念的灵魂对话。

该剧在保留微短剧特有节奏张力的基础上,跳脱出同质化叙事窠臼,通过张弛有度的情节编排和细腻深刻的人物刻画,将历史厚重感与当代审美意识深度融合,堪称一次成功的“破圈”尝试。敌袭围剿、英雄救美、险遭不幸、终达龟兹、老兵战死,整个叙事情节环环相扣,处处有亮点,场场有冲突,迅速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易于理解且引人入胜的故事文本,真正做到了“5秒就上瘾、一口气看到大结局”的短叙事效果。

《白发老卒》最动人之处,在于将宏大的历史叙事熔铸于普通人的命运抉择中。剧中多个角色命运的交织与碰撞,既呈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又赋予历史叙事以情感温度,真正实现了微短剧创作从“爽感”向“质感”的艺术升华。熟知历史的李当归明知这是一场注定无果的护送,却在张老三、元宝、曹阿奎等人的精神感召下,一步步完成自我的成长与蜕变,使全剧的情感脉络格外充盈饱满。剧中,张老三拖着年迈之躯坚守“唐旗不倒,安西军不死不退”的誓言,在即将到达龟兹城时,毅然选择留下来牵制葛西军,以生命来掩护李当归继续前行;曾经的“逃兵”曹阿奎,终日与酒壶为伴、颓废度日,却在关键时刻用生命践行了对弟兄们的承诺,高喊“生是大唐军,死为大唐鬼”后殉国——演员宋禹通过细腻的表演,将人物从“形醉”到“神醒”的形象转变刻画得入木三分;而李当归虽一开始逃避退缩,却在一番经历后选择与老兵并肩作战。这些生动鲜活的人物群像,让历史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咏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索三娘这一角色的塑造。她初现时仿佛是与葛西军同流合污的反派,却在叙事的推进中,逐渐显露出其隐忍外表下深含的民族大义。她那句“先有国后有家,家安则民富,民富则国强”的深情自述,不仅道出小人物于家国危难时的内心抉择,更反映出其外表妥协下不为人知的坚韧与勇毅。

 “微短剧+文旅”的在地化赋能路径

以地理标识激活文旅认知。“微短剧+文旅”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关键在于打造独特的地理标识体系。文旅微短剧的差异化优势,源于通过“自然景观+文化符号”的协同作用,构建具有高辨识度的地域认知。《白发老卒》创作团队整合甘肃独特的自然风貌、建筑景观、方言习俗与服饰文化元素,形成明显的“地理基因”组合,使作品在众多微短剧中展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尤其当身着敦煌飞天服饰的阿茶姑娘翩然登场,其婀娜的舞姿让观众如临其境,仿佛置身千年前,领略一场原汁原味的敦煌飞天舞。

该剧全程在甘肃实景拍摄,将河西走廊的苍茫天地化作叙事的重要元素。从兰州水墨丹霞的瑰丽地貌到戈壁滩的烽燧遗迹,从西域古城到敦煌飞天意象,镜头语言不仅展现着历史的厚重,更让观众在视觉震撼中切身感受到安西军坚守的不易与伟大。

以独特文化内涵打造文旅核心优势。在文旅品牌的传播策略上,“文化内涵”正逐渐超越“以场景展示为核心”的固有传播策略。该剧以安西军老兵驻守大唐边疆的故事为原型,深刻展现大唐将士守护国土的忠诚精神。正如世世代代生活在河西走廊的人们一样,他们甘当卫士,在历史洪流中默默坚守。作为“甘肃文旅推荐官”的三喜爷爷张以芳在《白发老卒》开机仪式上谈道:“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大家看到西北的淳朴民风和甘肃的壮美山河,也让‘白发老卒’的故事成为甘肃文旅的一张新名片。”

电影化探索诠释信念与情怀

《白发老卒》以电影级的制作标准,刷新了微短剧的艺术高度。从服装兵器的历史考据到冷兵器近战的动作设计,从横屏构图的光影运用到快节奏的影像叙事,再到背景音乐的精巧选择,每处细节都彰显着创作团队的良苦用心。为了演好白发老卒这一角色,主演三喜爷爷提前三个月进行体能训练,最终生动塑造出“银发傲骨,血色忠魂”的大唐白发兵形象。

这部剧作通过“穿越”的叙事手法,巧妙连接古今,让当代观众得以理解那段逐渐被遗忘的历史,进一步思考什么是忠勇、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比生命更重要的信念。《白发老卒》的“精品化”实践,如一股清流,证明了好作品永远在于打动人心,而非单纯停留于表面。

《白发老卒》用镜头和故事向观众传递出真切的人文精神,生动诠释了何为“短”而不浅,在有限的篇幅里彰显出浓厚的历史情怀。当片尾字幕升起,倚靠陌刀战死于沙场的白发老兵张老三巍然矗立时,我们更加明白:有些精神永远不会被黄沙淹没,有些坚守注定穿越时空照进现实。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