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洮河作卷绿意浓——临洮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来源/ 定西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20 16:06:26

洮河作卷绿意浓

——临洮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资料图片

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 王会军

近年来,临洮县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沿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阔步前行,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交融、保护与发展并进的绿色之路,一幅山清水秀、天蓝土净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厚植生态底色 筑牢绿色屏障

临洮县以“生态立县”为引领,将绿色发展融入县域经济的血脉。通过实施陇中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16个重点生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93亿元,推动国土绿化从“点”到“面”全面拓展。

如今,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05%,草原植被盖度达78.12%,曾经的黄土坡逐渐披上“绿装”。值得一提的是,全县构建起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治理面积达2133.74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高至66.5%。泥沙流失量显著下降,山川焕发新颜,一条条绿脉成为临洮最坚实的生态脊梁。

  攻坚污染防治 擦亮环境名片

从蓝天保卫到碧水攻坚,临洮的污染防治精准而有力。

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百”,餐饮油烟净化全面覆盖,城区道路湿法清扫与喷雾抑尘同步推进,燃煤锅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能源取暖逐步推广……多措并举之下,“临洮蓝”从愿景成为常态。

在水环境治理中,临洮以“四水共治”为统领,推进尾水湿地建设、排污口整治、污水处理厂扩容等工程。209.82公里污水管网如城市“血脉”,将收集率提升至97%,洮河桃园桥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一河清流,两岸翠色,成为临洮最美的生态名片。

临洮县以“钉钉子”精神狠抓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持“四个不放过”原则,将问题整改作为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契机。截至目前,已扎实完成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84件,高效办结销号群众环境举报115件。通过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专项行动,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共计排查整治各类环保问题96个,以实际成效回应社会关切,提升了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驱动绿色转型 赋能低碳发展

绿色,是发展的底色,更是未来的方向。临洮县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勇敢迈入碳排放权、用水权等市场化交易新领域。

重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如火如荼,甘肃鸿盛岩棉、临洮铝业等通过技改,年节能量达1.62万吨标准煤;红旗包装材料公司年产15万吨环保再生纸项目,不仅变废为宝,年消纳废纸超20万吨,更节约了巨量的木材、电能和水资源,生动诠释了循环经济的魅力。“十四五”以来,从严进行节能审查,督促高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鼓励临洮铝业参与碳交易,推动三易水泥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从源头控制能耗增量,持续降低单位GDP能耗强度,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面向未来,临洮县将继续秉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坚持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绿色低碳三者有机融合、协同推进,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全力以赴建设洮河绿色经济带,倾力打造黄河上游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