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家政人”津门奔富路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邱小奋
护理知识懂得多,专业技能又强,照顾老人还耐心……在天津市河东区第三老年公寓,庆阳市宁县籍护工张静深受大家喜爱。
五年前,张静告别家乡,来到天津,成为一名护工。在这里,她辛勤劳动,工资也逐年稳步增长,现在每月能拿到5800元。
“有了这份工作,孩子的学费不用担心了,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好了很多。”张静说,这份工资给她的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天津市河东区第三老年公寓是“宁县家政人”的一个重要的合作点,已累计接收了38名来自宁县的护工。
近年来,宁县敏锐地捕捉到京津冀地区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家政服务需求,特别是津甘东西部协作提供的宝贵机遇,决定将家政服务作为劳务输出的主打方向。
宁县有关部门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宁县家政人”劳务输出品牌,开展从职业道德、礼仪规范到专业护理技能的标准化、系统化培训,确保输出的每一位家政人员都“带着技能上岗”。同时,与天津市相关部门和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搭建从“家门口”直通“厂门口”的就业快车道。
根据天津养老市场的具体需求,宁县人社部门落实落细东西部协作机制,开展订单定向式培训。天津河东区第三老年公寓则为宁县护工提供了稳定的工作岗位和适应的环境。
“他们是我们在养老服务领域不可或缺的伙伴。”天津市河东区第三老年公寓负责人王亮说,来自宁县的护工吃苦耐劳,对待老人有耐心,深受老人们的喜爱和公寓的信赖。
“宁县家政人”以其淳朴、勤劳、专业的形象,在天津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宁县家政人”已从一项劳务输出工作,升级为一个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就业品牌,成功地将人力资源“存量”变成了百姓增收的“流量”。截至目前,“宁县家政人”已累计实现就业1.2万人,其中向天津输送家政人员800多人。
“我们将继续深化与天津等东部地区的劳务协作,开拓更多高端家政服务领域,同时,加强跟踪服务和权益保障,让走出去的务工人员能够稳定就业、体面工作。”宁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从黄土高坡到津门港湾,“宁县家政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