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连乡成片 跨县成带 集群成链 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千万工程”在兰州的生动实践

来源/ 兰州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9 09:16:19

连乡成片 跨县成带 集群成链

乡村振兴示范带成为“千万工程”在兰州的生动实践

天气渐冷,我市的田间地头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榆中县上花岔乡百禄村的兰州百合提质增效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里,兰州市农科院百合科技创新团队的专家们正在手把手教农民开展百合鳞片种球培育;永登县柳树镇的菊花园区,正在组织开展药菊采摘、药品展示、茶艺制作、农耕文化讲解等体验活动;红古区平安镇新安村的苗木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将苗木装上车……“十四五”以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以1139工作部署为牵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纵深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使之成为“千万工程”在兰州的生动实践。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可感可及

我市通过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公共服务实现系统性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可感可及。在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我市聚焦“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全市布局49条乡村振兴示范带,2024年建设的“烟雨兰山”“金关画卷”等1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25年,全市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作为为民兴办实事来办,启动“生态创新”“古渡河口”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全面推进42个省市级和美乡村及40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建设。同时,发布《兰州市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指南》,成为西北首个乡村建设地方标准。

一村一景生动实践“千万工程”

我市纵深推进“3331”行动,压茬开展清垃圾、拆乱建、治乱象,乡村人居环境蝶变升级。同步推进“村村万树”行动,累计栽植苗木400余万株,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绿美乡村。推广《“兰派民居”图集》,改造提升“兰派民居”4339户。在乡村基础设施方面,我市新改建农村公路770公里,乡镇通三级路率94%,具备条件的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行政村宽带网络全覆盖。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9%,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4%以上。累计新改建卫生厕所21.6万座,覆盖率达到87.3%。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配备保洁人员5425名,建成垃圾转运处理场(站)35座、村级收集点10389处,配置垃圾收运车辆1058台,初步形成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链条治理体系。

 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兰州样板”

“十五五”期间,我市将进一步找准全市“三农”工作的历史方位,扭住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这个牛鼻子,全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兰州样板”。具体方面,计划通过抢抓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先行基地建设机遇,引进培育一批支撑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新质生产力。以保总量、畅流通、稳价格、守底线为重点,全面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坚决守牢稳产保供底线。整体推进“农村‘三资’+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兰州农村改革新路子,全面推开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县整村试点。加快实施农民收入“扩中”“提低”行动计划,加快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着力培育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不断健全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扎实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记者 张万宏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