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筑巢引得群雁归 沃土育出百业兴——甘肃省首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侧记

来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时间/2025-11-18 08:45:21

筑巢引得群雁归 沃土育出百业兴

——甘肃省首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侧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永萍

筑巢引雁归,聚才促振兴。

日前,甘肃省首届农民工返乡创业大赛在庆阳举办。大赛汇聚全省13个市州的33个优秀项目,涵盖文旅、数字电商、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返乡创业者们用朴实语言讲述创业初心,以翔实数据展现发展成果,凭清晰规划描绘未来蓝图,一个个扎根田野的创业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陇原儿女返乡创业的蓬勃活力与创新实力。

从北京打工者到返乡创业带头人,从创业初期举步维艰到产品远销海外,清水县轩蔓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人单松茂的故事打动全场。

1999年,初中毕业的单松茂赴京闯荡,在服装行业摸爬滚打,从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2018年回乡探亲时,看到乡亲外出谋生、老人孩子留守的景象,他想:“如果能在家门口办厂,让乡亲们既能挣钱又能顾家,该多好!”

单松茂带着积蓄和技术返乡创办服装公司,积极吸纳乡邻就业。2021年,他抢抓跨境电商机遇,推动产品出口俄罗斯,实现清水县外贸零的突破。如今,公司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次,助力增收3200余万元。他还设立职工子女托管班、高考奖励等暖心举措,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

华亭市慧源麝业林麝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赵建刚的参赛项目,凭借扎实的产业根基和显著带动效益,斩获大赛一等奖。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建刚了解到林麝养殖的市场潜力巨大,他决心创业。然而,高昂的成本与未知的养殖风险让他望而却步。

关键时刻,村支书一边帮他协调贷款,一边鼓励他积极创业。带着这份支持,赵建刚斥资近30万元引进5只林麝试水,此后潜心钻研林麝生活习性,成功攻克养殖难题,逐步将养殖规模扩大至50只。

如今,基地存栏林麝1300余只,核心产品麝香经国家批准直供同仁堂、片仔癀等名企。公司已与360户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覆盖饲料种植、产品收购、技术服务等环节,全方位带动乡邻增收。

天祝县返乡创业者杨淑龙曾在外打拼多年。2018年家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全村迁入松山镇德吉新村,新居新貌坚定了他“留下来、干出名堂”的信心。

2019年,他创办甘肃盛豪源农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耕种植养殖产业;2021年,因带动群众增收成效显著当选村委会主任;2022年,他联合本村脱贫户成立天祝藏域藜都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本地特色资源;2024年,获评农艺师副高职称……返乡之路,杨淑龙走得坚定而扎实。

如今,合作社项目累计建成120座种植大棚、55座养殖大棚,流转土地600亩,实现了食用菌从种植、销售到冷链仓储的全产业链覆盖,成为全县村干部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增收的标杆。

赛场外,38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行业技能特征的优秀创业项目、特色劳务品牌在庆阳市和谐广场精彩亮相。

“环州羊总管”劳务品牌展台前,烤羊肉串滋滋冒油、清汤羊肉鲜香醇厚,引得大家纷纷排队、大快朵颐。环县劳务办副主任徐俊湖介绍,“环州羊总管”是依托草羊产业打造的全链条劳务品牌,涵盖种养、繁育、贩运、屠宰、烹饪、加工、销售等环节,已带动从业人员超3万人,年创收逾6亿元。

桔梗菜、蒲公英茶、玉木耳……甘肃鑫园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展位上,一众“陇南好礼”琳琅满目,吸引着过往市民选购。

这家集中药材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及农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企业,创始人镡仲峰从“打工者”变为“领头雁”,他牵头成立合作社,为当地留守妇女搭建起家门口的就业平台,如今,公司新增近50个长期岗位,累计培训农户6000多人次,培育农民技术员15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6700余个。

庆阳绿盛农产品有限公司展台前,野生羊肚菌、黑木耳、南梁南瓜子等特色产品尽显乡土风味。

企业扎根子午岭的生态沃土,深挖本地资源潜力,让山野间的天然物产变成了富民增收的“金疙瘩”。公司已逐步构建起“自主种植+农户收购+精深加工”的成熟产业模式,辐射带动周边126名群众就业,与194户农户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筑巢引得群雁归,沃土育出百业兴。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力、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平台载体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归雁”将在陇原大地上振翅高飞。

特别声明:甘肃文化产业网为公益性网站,转载此文(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是出于向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或者媒体机构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栏目导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