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房惠玲 通讯员 李金业
弦乐悠扬伴欢声,华灯璀璨映笑脸。每当夜幕降临,武威市凉州区十七巷东巷子街区的下沉广场便热闹开演:退休教师唱响《凉州小调》,孩童抱着尤克里里弹唱童谣,大妈们的广场舞队随鼓点翻飞彩绸……这是凉州区“凉州大舞台·有梦你就来”文明实践活动的日常场景,一场场“零门槛、接地气、有温度”的文艺盛宴,让古城凉州的夜生活焕发别样活力。
近年来,凉州区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聚焦“阵地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到位、服务群众精准到位”目标,精心打造“凉州大舞台?有梦你就来”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搭建起群众展示风采的开放性平台,以“百姓演、百姓看、百姓乐”的文化实践,为群众文化生活增添亮色。
凉州区“凉州大舞台·有梦你就来”活动现场。(凉州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华灯初上时,舞台已就绪。自今年7月29日活动启动以来,每晚19∶30至21∶30,十七巷下沉广场的聚光灯准时亮起。活动不设专业门槛、不限身份职业,只要怀揣才艺与梦想,群众均可登台展示。合唱、舞蹈、朗诵、戏曲、相声等节目轮番上演,来自各行各业的表演者各展所长,丰富多元的内容为市民及游客奉上精彩文艺大餐。
“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别人表演,现在自己站在台上,灯光一打,浑身都带劲。”刚结束广场舞表演的王阿姨擦着汗说,手中还攥着活动赠送的凉州文创书签。
为了让“百姓节目”既富“乡土味”又具“观赏性”,凉州区文化馆组建专业导师团提前介入辅导:为农民歌手调整发声技巧,为社区舞蹈队设计队形编排,同时挖掘《西凉乐舞》片段、凉州贤孝等非遗资源并搬上舞台。截至目前,1800余名“百姓演员”已带来520余个节目,涵盖传统戏曲、现代歌舞、诗词朗诵、相声表演等多种形式,每场演出都让观众直呼“接地气、看得爽”。
舞台一侧,直播镜头实时记录精彩瞬间。活动创新采用“线下演出+线上直播”模式,每晚吸引数千名网友“云端追更”,线上点赞量已突破3万。活动以寓教于乐方式,将移风易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融入节目,既为群众提供展示平台,也成为文明传播的“加油站”,让群众文化活动兼具“泥土芬芳”与“时代气息”。与此同时,活动有效提升十七巷景区“烟火气”,带动客流量持续增长,实现“文化引流”与“旅游消费”良性互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哪几个方面?”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观众纷纷举手抢答,答对者可获得印有凉州文化元素的笔记本、折扇等文创礼品。“既看了演出,又学了知识,这样的活动太有意义。”带着孩子来看演出的市民李先生说,自己已连续打卡6场,“每晚来这儿转一圈,邻里间的距离都拉近了。”
50余场常态化演出、1.3万人次现场观看、周边客流量稳步增长……如今,“凉州大舞台”不仅成为百姓的“快乐源泉”,更成为撬动文旅融合、深化文明实践的“金钥匙”。十七巷景区因这一活动增添独特魅力,不少游客专程前来观看演出、游览街区,在感受群众文化活力的同时,领略古城凉州的独特韵味。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0333